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欧亚经济
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王莺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1期 2010年08月27日

  在莫斯科顿河修道院的墓地中,长眠着俄罗斯著名作家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 。这位命运多舛,一生充满坎坷的作家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中走得平静、安详。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在家里,在夏天,走完了自己89岁的蹉跎人生。索尔仁尼琴在安详中离去,把背影留给了俄罗斯,留给了世界,也留下了“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的旷世箴言。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历史上最知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作家。这位留着族长式大胡子的思想家,五官坚毅,眉头高耸,几乎成红色的头发稀稀疏疏,有点卷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双目光犀利的蓝眼睛,流露出坚毅不屈的神色。索尔仁尼琴曾遭劳改和流放,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获俄罗斯国家奖。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不仅是其文学创作的素材,更是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

葬礼隆重

  索尔仁尼琴见证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俄罗斯的波折和坎坷,他的一生与俄罗斯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索尔仁尼琴是20世纪俄罗斯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索尔仁尼琴去世后,得到俄罗斯作家最高规格的葬礼:灵柩由士兵护卫,灵柩后悬挂着他的大幅照片和俄罗斯国旗;灵柩入土时,仪仗队向天鸣枪致哀,军乐队奏起挽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等国家领导人及一大批社会名流为他送行。

  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唁电中写道:“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去世,是整个俄罗斯的一个巨大损失。我们以拥有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这样一位同胞和同时代人而感到骄傲。我们将记住这位强大、无畏、具有巨大内心尊严的人。他的创作和社会活动以及他整个漫长、多舛的生活道路,为我们树立了真正的献身精神的范例,一个无私地服务于人民和祖国的榜样,一个无私地服务于自由、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楷模。”2008年8月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关于永远怀念索尔仁尼琴的命令》。命令指出,索尔仁尼琴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创作具有永恒的意义。命令决定从2009年起设立以索尔仁尼琴命名的俄罗斯大学生奖金,并建议莫斯科市政府将一条街道用索尔仁尼琴命名。这是俄罗斯官方对索尔仁尼琴的盖棺定论。

命运多舛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年11月12日出生于北高加索的疗养胜地基兹洛沃茨克。由于他是个遗腹子,其童年全靠母亲的微薄薪水维持生活。1924年,索尔仁尼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市。

  在那里,他读完了中学,后考入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 1941年大学毕业。

  索尔仁尼琴自幼喜爱文学。他从9岁起就对文学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0岁时已经通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名著《战争与和平》,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索尔仁尼琴在1939年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同时考入了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在文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是 索尔仁尼琴的人生转折点:因在其私人信件中含有对斯大林的批评内容,索尔仁尼琴被判处八年劳改。八年的牢狱生活结束后,索尔仁尼琴并未获得自由,而是被继续流放,其间他患上癌症。1956年,索尔仁尼琴被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索尔仁尼琴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后,开始偷偷地写作,作为一名作家和思想家的生涯也从此拉开了帷幕。

大墙文学

  成也劳改营,败也劳改营。劳改营的八年生活改变了索尔仁尼琴的人生轨迹,为他的文学道路、作品主题及作品风格确定了基调。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是第一部描写苏维埃制度下劳动集中营的鸿篇巨制,开创了“集中营文学”的先河,在苏联文化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为这篇小说写了代序,说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小说给索尔仁尼琴带来了巨大声誉,一时间各种社会活动纷至沓来,索尔仁尼琴在苏联的声誉达到了顶峰。这部作品无论是在索尔仁尼琴本人的创作还是在整个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都占据着显赫位置,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1963年,索尔仁尼琴又连续发表了三篇这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马特辽娜一家》和《为了事业的利益》。这一年,他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

  但是,随着赫鲁晓夫下台,索尔仁尼琴的小说遭到公开批判。此后,他所写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和《第一圈》都无法在苏联出版,只能在其他欧洲国家发表。1967年,他在苏联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散发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检查”。1969年,他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

 

诺贝尔文学奖

  1970年,索尔仁尼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在授予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写道:“俄罗斯的苦难使他的作品充满咄咄逼人的力量,闪耀着永不熄灭的爱火。故土的生活给他提供了题材,也是他作品中的精神实质。在这些雄壮的叙事诗中,中心人物便是不可征服的俄罗斯母亲。”索尔仁尼琴成为第四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前三人分别是《乡村》的作者蒲宁、《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纳克和《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传讯、逮捕、流放?一本书里承载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本书里隐藏着一个不屈灵魂的呐喊。索尔仁尼琴长达140万字的巨著《古拉格群岛》为他赢得了伟大思想家的荣誉。古拉格是苏联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的俄文缩写译音。作者将它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苏联劳改制度已经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苏联的“第二领土”。《古拉格群岛》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这是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一书中沉痛的题词开篇。1973年,这部小说在巴黎出版后轰动世界文坛,全球售出3 000多万册。索尔仁尼琴也因此成为唯一登上西方国家畅销书排行榜的苏联作家。

驱逐出境

  《古拉格群岛》的出版,对苏联政权造成了极大打击,也给索尔仁尼琴带来了更为深重的灾难。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索尔仁尼琴苏联国籍,同时把他驱逐出境。之后,索尔仁尼琴先到西德,后移居瑞士,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了四年后补发的诺贝尔文学奖状。

  1974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1976年,索尔仁尼琴抵达美国佛蒙特州的卡文迪许镇,一住就是18 年。然而,他很快就对整个西方世界失望了。1978年,他接受了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随即在6月8日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谴责西方文化的著名的哈佛演讲。在这篇轰动一时的讲话中,他将美国称为精神上的矮子,沉于庸俗唯物主义,只知享受。他既批评美国的乡村歌曲俗不可耐,也抨击美国新闻界无法无天,肆意践踏个人隐私,引得美国当局和许多美国人对他大为不满。

  索尔仁尼琴在美国佛蒙特州的小镇深居简出,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在国外他仍发奋创作,利用美国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他写出了卷帙浩繁的历史性巨著《红轮》、文学生活随笔集《牛犊顶橡树》等。

回归祖国

  1994年,索尔仁尼琴应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到俄罗斯。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结束20年的流亡生涯。在纽约机场,他向来自全球的记者高举那本有镰刀斧头封面的苏维埃联邦国家护照,表明他不忘祖国。之后, 76岁的索尔仁尼琴以一个流亡者的身份,怀着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在俄罗斯远东登陆,乘坐火车向西横穿全俄,回到他阔别整整20年的俄罗斯故土。

  回国后,索尔仁尼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荣,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持不同政见者”的本色,拒绝接受一切权力和公职。1998 年80 大寿时,他甚至拒绝领取叶利钦颁发的象征俄罗斯最高国家奖章的“圣安德烈勋章”,并称他“不能从一个将俄罗斯带入当今灾难的最高权威那里接受奖赏”。他认为,叶利钦把俄罗斯经济搞垮了,并对当时的俄罗斯经济改革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正如叶利钦在其回忆录中所言:“索尔仁尼琴的笔是受上帝指挥的”。

  索尔仁尼琴议论尖刻,咄咄逼人,依然是“持不同政见者”,同时充满了对下层民众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索尔仁尼琴晚年公开抨击美国和北约企图包围和孤立俄罗斯,赞赏普京为俄罗斯的复兴做出的努力。他认为,西方民主危机严重,俄罗斯不应草率效仿。索尔仁尼琴认同普京的主张:俄罗斯应走自己的路,建立俄式民主社会。他认为,普京是当代俄罗斯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

  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销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销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关于剥夺索尔仁尼琴苏联国籍,并将之驱逐出境的命令。至此,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得以在俄罗斯正式出版,他的言论被俄罗斯媒体公开讨论。

获俄罗斯国家奖

  渊博的学识和简洁的文风成就了这位勤于思考的学者。索尔仁尼琴先后出版了多本为俄罗斯诊病与指路的专著,希望国家回归伟大的俄罗斯传统。索尔仁尼琴回国前就开始着手写“政论三部曲”:《我们如何建设俄罗斯》(1990年) 、《20 世纪末的俄罗斯问题》( 1994年)和《倾塌的俄罗斯》( 1998 年) 。这三部作品相继在俄国内出版。索尔仁尼琴的“政论三部曲”贯穿着两个思想:一是对人民“自我管理”方式的倡导;二是对俄罗斯民族特性的强调。在《倾塌的俄罗斯》一书中,索尔仁尼琴阐释了民族精神和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于其外在发展的高度。”索尔仁尼琴因其作品思想的丰富性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1997年5月,索尔仁尼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并创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2007年,索尔仁尼琴获得2006 年度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

  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尤里·奥西波夫在宣布获奖者时称:“若没有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俄罗斯20 世纪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俄罗斯女作家尤利兹娅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能够改变社会进程,或至少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尽管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颁奖典礼结束后,普京还突然决定前往莫斯科郊外索尔仁尼琴家中,拜访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去克里姆林宫领奖的老作家。普京当时对坐在轮椅上的索尔仁尼琴说:“我想特别感谢您为俄罗斯所做的贡献,直到今天您还在继续自己的活动。您对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并且终生遵循。”

主要作品

  俄罗斯民谚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长者的离世等于烧毁了一座图书馆。所幸,索尔仁尼琴的离世,为世界留下了一座图书馆。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其著作《牛犊顶橡树》中写道:“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索尔仁尼琴不懈地创作了近半个世纪,一部又一部文学杰作问世。在他的文章中 处处跃动着不羁的灵魂,他为20世纪的俄罗斯民族留下了一篇篇艺术编年史。

 

  索尔仁尼琴创作手法的主要特征是对素材的高度浓缩及象征鲜明。他可以将语言运用到不可思议的自如境界。文笔细腻、犀利、率直,从而反映出最纯粹的俄罗斯人的灵魂。

  浓郁的纪实性和史料性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审美价值。

索尔仁尼琴主要作品年表

发表时间(年)
主要作品名称
1962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1963
《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
《马特辽娜一家》
《为了事业的利益》
1963-1967
《癌症楼》
1969
《第一圈》
1971-1992
《红轮》
1973
《古拉格群岛》
1974
《和平与暴力》
《普鲁士的夜晚》
1975
《牛犊顶橡树》
《列宁在苏黎世》
1976
《缓和》
1983
《囚犯》
1990
《右手》
《扎哈尔·卡利塔》
《我们如何建设俄罗斯》
1994
《20世纪末的俄罗斯问题》
1998
《倾塌的俄罗斯》

编纂30卷全集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的巨擘。从2006年起,俄罗斯开始首次整理出版索尔仁尼琴全集。在30 卷文集出版之际, 作家强调:“文学首先应该对人类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家是不自由的。作家的自由体现在对创作的探索当中,他时刻都承担着责任。这样的文学在俄罗斯曾经长期存在,将来依旧会存在。”索尔仁尼琴曾暗示,自己可能等不到2010年30卷全集出齐的那一天了。即将面世的全部文集首发量只有3 000套。在生命最后的五年里,因为健康原因,索尔仁尼琴一直住在莫斯科近郊的别墅里,编纂30卷的作品全集。

  2008年3月5日,由俄罗斯作家拉·萨拉斯金娜撰写的《索尔仁尼琴传》由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了俄国内外广泛关注。这是记录索尔仁尼琴生平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传记,也是《名人传记丛书》自1936 年创建以来第一次为健在的俄罗斯作家出版的一部传记。《索尔仁尼琴传》是作家拉·萨拉斯金娜献给索尔仁尼琴90岁生日的一份珍贵礼物,是对索尔仁尼琴一生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介绍。这本书的题词引用了索尔仁尼琴本人的一句话:“我多么想变成一种记忆。变成蒙受深重苦难的人民的记忆。”索尔仁尼琴这位文学大师,以自己的悲苦命运折射出俄罗斯民族跌宕起伏的社会嬗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索尔仁尼琴如同河底的鹅卵石一样,深深地嵌在历史的河床内。安息吧,墓碑下的索尔仁尼琴。

  主要参考书目:

  1. [美]大卫·艾克敏(David Aikman)著,张卫族译:《20 世纪五人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 黄峻菠编著:《一生要认识的10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3. 任光宣主编:《俄罗斯文学简史——21 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刘文飞:《索尔仁尼琴与俄罗斯的悲欢离合》,《世界知识》2008年第16期。

  5. 张俊翔:《索尔仁尼琴的坚守与孤寂》,《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农雪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