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想说些什么,却都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在莫斯科,有很多让人开心的事情,但也有让我想起就要哭的事情。
一直以为自己很理智、很坚强,对电视上不时播放的催人泪下的苦难故事,我习惯地视为吸引眼球的“温情诱饵”。一阵无奈的欷歔之后便将其扫入记忆仓库的旮旯。苦难对于像我这样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人来说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概念,所能体会到的不过是几则印象深刻的故事和点缀性的修饰语罢了。直到有一天,当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让我知道什么是艰辛时,我方才惊悟:唯有现实的艰辛才是真正的苦难。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圣诞夜,那个在雪地里摇摇欲坠的老妇人形象。记得很清楚,那是2006年的圣诞夜。
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期间,从国内来进修的老师之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周末或者节日彼此要好的几个人要聚在一起吃饭。
聚会的时候大家每人会做一道自己的拿手菜。因为知道我是来读博士的,比他们要忙,所以只在大的节假日他们才会叫上我。那年的圣诞节也是这样。还在前一天,W老师就打电话提醒我:“明天是圣诞节了,该给自己放放假了。明天晚上7点,在我这里,老规矩。”想到还会有人在过节的时候惦记自己,心里很是温暖。“放心吧,一定去。这次再给 你们露一手,做一个你们没吃过的菜。”我愉快地答应下来。
因为还有一年要毕业,所以那段时间是我最忙的时候。早上9点起床后,喝下一杯牛奶吃了几块点心我就赶紧打开电脑开始写论文。可能是太投入了,竟忘了时间,直到W老师打电话提醒我晚上别忘了带吃鱼片用的辣根(瞧,我们的生活多丰富),我才发现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想到冰箱里的肉可能来不及化,菜也做不成了,我就临时决定坐车到两站地之外的市场上买只烤鸡交差。
从窗口望下去,天已经开始黑了,从早上就开始下的雪一点儿没有要停止的迹象。这是一个我早已司空见惯的平常的俄罗斯冬日。
把自己上上下下武装好之后,我鼓足勇气一头扎进飘雪的世界。
市场上灯火通明,到处是人,人们都在为节日的餐桌而忙碌采购着,市场外围不时有爆竹声传来,一派节日气氛。市场最外面的油炸甜点的铺子前排了一行人,扑鼻的香味使我想起还没吃午饭。看看表,还有近一个小时聚会才开始,我决定买两个油饼填填肚子,然后再去买烤鸡。就在站到队尾的一刹那,我看见点心铺子的正前方有一个老太太站在那里乞讨。
她瘦小的身躯裹着厚厚的棉衣,手里拿着一个纸盒做成的讨饭碗。不知她在这里站了多久,雪花早已覆盖了身上的大衣,看不出颜色。拿碗的手也不时地抖动。我前面有七八个人,我观察了一下,从我排队的那一刻起到我前面还剩一个人的时候,从她的面前过去不下50人,其中只有3个人往她面前的碗里扔了几个硬币。“你要几个?”售货员问我,“三个,”我未加思考地回答。
拿着热腾腾的油饼,我走到老妇人跟前,递给她一个,猜想她可能和我一样也几乎一天没吃东西。“奶奶,给你,我刚买的。”老人的嘴动了动,看得出她想要这个油饼,但她没有伸手去接。“姑娘,我不要油饼,你能不能给我20个卢布(每个油饼20卢布),我家里还有两个孙子在等我回去,我想买袋米。”听到此话,我马上掏出钱包拿出50卢布,同时把准备留给自己的两个油饼一起递给她。“这两个油饼给你孙子,祝他们圣诞快乐!”“谢谢姑娘,上帝会永远保佑你的。”说完,她抬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掸了掸我脸上的雪花。可能是在那一瞬间她看出我是外国人,就问:“姑娘,你是哪里人?”“中国人,我在莫大上学。”“中国人好!中国人好!”她一边喃喃地说着,一边把我刚给她的50卢布小心地塞进棉大衣的兜里。
离开老妇人,我急忙朝卖烤鸡的铺子赶去,那里也在排大队。站在队伍里脑海里一直是那老人颤巍巍的手和落满雪花的大衣。想到祖孙几人可能连顿丰盛的晚餐都不会有,心里不免一阵酸楚。“对了,送她只烤鸡,让他们也快快乐乐过个圣诞节。”可当我兴冲冲地提着烤鸡赶到刚才老人站的地方时,已经没有了老人的踪影。油饼铺子依旧香味扑鼻,铺子前依旧站了十几个人,唯独没有了我要找的人,我哭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从那个老妇人那里知道,什么叫艰辛。
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了,因为离那个难忘的圣诞节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想起那个在节日里乞讨的老妇人。我的一个师妹小伊从莫斯科大学回国休假,路经北京,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小聚。席间说起这件事,她忽然恍然大悟,脱口说到:“哎呀,那个老太太是不是把我当成你了!”在大家好奇眼神的催促下她为我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一天,她在市场买菜,离她不远处有一个卖自制果酱的老太太。在买完菜准备离去时,忽然有人从后面扯了小伊衣角一下,她扭头一看是那个卖果酱的老妇人,手里拿着一瓶果酱。
小伊以为那老人让她买果酱就婉言推辞说自己不要。不成想,那老太太拉起她的手,问她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在莫大上学,还记不记得她。一头雾水的小伊回答说,是中国人,是在莫大读书,但遗憾不记得曾和老人家见过面。可能看到小伊尴尬的表情,老太太失望地摇摇头,喃喃自语到:“你不会记得我的,但我认识你,你是一个善良的好姑娘。这是从我家自己果树上摘的果子做的果酱,送给你,不要钱。好好学习,早点回家,别让你妈妈等太久。”
没等故事讲完,眼泪已经充满我的眼眶。可爱的老人家,你过得还好吗?今年的圣诞节你还要出去为孙子乞讨吗?愿上帝保佑你!
(责任编辑:李丹琳)
作者系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