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欧亚经济
饱经风霜的民族——亚美尼亚人
杨进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第6期 2010年08月23日

  长久以来,亚美尼亚这个面积不大的南高加索国家因其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而受到世界关注,亚美尼亚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亚美尼亚人缘何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又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的呢?这就需要从亚美尼亚人的历史、现实和民族个性中寻找答案。

  公元前16世纪,亚美尼亚人的祖先生活在位于南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北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2~1世纪,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统一的大亚美尼亚国,国力一度非常强盛。后来,大亚美尼亚国被邻国征服,亚美尼亚人从此受到罗马帝国、伊朗萨珊王朝等外族政权的统治。在长期的外族统治中,亚美尼亚人虽然丧失了政治独立,但其民族特征和基督教信仰却始终保持着,并凝结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5世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征服了亚美尼亚人居住区的大部分土地,并在此地实行一种称为“米勒特制”的宗教团体自治制度,即任命东正教主教在宗教上和民事上管理亚美尼亚人。从此,在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中东地区,亚美尼亚人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被禁止在帝国军队中服役,也不允许拥有自己的武装。虽然统治者的压迫政策造成了民族间的矛盾与隔阂,但从总体上看,在奥斯曼帝 国统治初期,政府对亚美尼亚人没有实行过于严厉的压榨政策,亚美尼亚人在“米勒特制”下仍保持着宗教和文化上的独立,生活相对稳定。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亚美尼亚人大多靠做仆人、工匠和小商人来维持生活。由于善于经营,他们成为希腊人和犹太人最大的商业竞争者,在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和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因他们在货币交换、金饰工艺、珠宝业、对外贸易、医药、戏剧等方面表现出的才干,使亚美尼亚人逐渐取代了希腊人在帝国中的重要位置。

  16世纪,伊朗萨非王朝兴起并开始与奥斯曼帝国争夺亚美尼亚。双方经过多次交战,于1639年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协定》,将亚美尼亚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亚美尼亚划归奥斯曼帝国,东亚美尼亚划归萨非王朝。

  面对被大国瓜分的命运,亚美尼亚人开始把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于外来势力的干预。

  亚美尼亚民族代表卡特里斯科大主教(1655~1680年在位)为推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曾向俄国沙皇、罗马教皇和西方基督教诸国求援,历史上的亚美尼亚问题开始显现。

  然而,列强不会真心帮助亚美尼亚人,他们只想通过亚美尼亚问题来达到各自的目的。

  18世纪,沙皇俄国把扩张矛头指向亚美尼亚,开始与伊朗进行领土争夺。在1813年和1826年两次俄伊战争中,亚美尼亚人均支持同样信仰基督教的俄国人。在亚美尼亚人的帮助下,俄国从伊朗手中夺取了与奥斯曼帝国东部边境接壤的东亚美尼亚地区。但当地大量的亚美尼亚人因害怕伊朗政府报复而逃往俄国。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停滞,农民和商人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增加。

  18世纪末,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亚美尼亚民族运动的兴起;同时,奥斯曼帝国在此期间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敕令(允许基督教臣民享有一些基本权 利)也唤起了亚美尼亚人的希望,激励了他们当中的精英,民族独立意识开始在亚美尼亚人中觉醒;再加上俄国为夺取西亚美尼亚,鼓动亚美尼亚人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使亚美尼亚民族独立意识日渐增强。19世纪早期,亚美尼亚各地掀起了反抗民族压迫和宗教压迫的斗争,亚美尼亚人迅速走上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

  但是,亚美尼亚人性格温和,并不勇猛尚武,且很少有自己的武装,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加上他们多居住在高原地区,村庄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而城镇里的亚美尼亚人则多为普通市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很容易被分化瓦解。此外,亚美尼亚人内部天主教与基督教一性论派的冲突十分激烈,内部的不团结也削弱了自身的力量。所有这些都给亚美尼亚民族运动带来了不利影响。

  由于俄国一直想把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西亚美尼亚纳入自己的版图,从而占有整个亚美尼亚地区,因此,长期鼓动亲俄的亚美尼亚民族主义分子从事东西亚美尼亚合并的活动,导致俄奥矛盾激化。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77~1878年俄土战争爆发。俄土战争加剧了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怀疑和报复。从此,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民族矛盾急剧升温。

  1878年柏林会议前夕,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者积极活动,他们制定自治方案,寻求西方列强的支持。但在会议达成的《柏林条约》中,西亚美尼亚代表团的自治要求没有实现。此后,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者采取了极端的行动,通过建立武装、攻击奥斯曼帝国官员、制造恐怖事件来蓄意激起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报复行为,以促成英俄政府的外交干预。

  对奥斯曼帝国来说,亚美尼亚人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所有威胁中最大的一种。苏丹哈米德二世为防止西亚美尼亚等地从帝国分裂出去,不惜以屠杀的手段来对付亚美尼亚人的反抗活动: 1894年夏,库尔德人在土耳其军队的支持下,对亚美尼亚人村庄进行了清洗; 1896年8月,君士坦丁堡的亚美尼亚人住处遭到暴徒袭击; 1905年、1909年、1915年以及1923年亚美尼亚人又先后多次遭到镇压。

  欧洲列强为争霸和扩张的需要,打着支持亚美尼亚人争取民族权利的旗号,煽动民族情绪,把亚美尼亚人要求独立的迫切愿望和正义要求引入歧途,激化了民族矛盾,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流血冲突,制造了许多民族间的悲剧。致使亚美尼亚问题成为近代史上“东方问题”中很敏感的一部分,也成为困扰土耳其的焦点问题。

  1915~1923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亚美尼亚人大量死亡(据西方学者研究达到150万)或逃亡到世界各地。该事件目前已成为亚美尼亚、土耳其以及西方各国争论的焦点。亚美尼亚把每年的4月24日定为“种族灭绝日”。但历届土耳其政府则拒绝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认为这是在奥斯曼帝国瓦解的混乱过程中亚美尼亚人的非正常死亡,且人数也没有那么多。历史问题成为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两国关系中的最大障碍,至今这两个邻国都未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土耳其一直在谋求加入欧盟,但是土政府对待亚美尼亚历史问题的态度却成为欧土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1920年11月29日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于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联邦, 1936年12月5日又作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1991年9月21日经过全民公决,亚美尼亚正式宣布独立。

  今天的亚美尼亚人口约321万,其中亚美尼亚族占93%。而在近现代历史上移民海外的亚美尼亚族人口则在200万以上,有统计认为已超过其国内人口。亚美尼亚侨民散居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如美国(约50万)、伊朗(约20万)、法国(约20万)、黎巴嫩(约18万)、土耳其(约15万)、叙利亚(约15万)等。他们大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移居国外的。

  以美国为例, 1975年,在美国的亚美尼亚人就达35万~45万,目前已经达到50万人。

  早期的亚美尼亚族移民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末从土耳其逃到美国的难民,还有一部分是从俄罗斯迁移到美国的。这些亚美尼亚移民大多以开民族食品店为生。他们的烹饪手艺在美国有很好的声誉,如亚美尼亚肉饭、面饼、酸奶等食品很受当地人欢迎。亚美尼亚人擅长做生意,尤其擅长干那些不起眼的、但却很能赚钱的生意。另外,亚美尼亚的民族音乐在美国也有较大影响。

  过去,亚美尼亚移民只与本族人通婚。现在,年青一代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开始与其他民族的移民通婚。他们很少说亚美尼亚语,只说英语。但这些人仍遵守传统的道德观念。

  几十年来,在美国的亚美尼亚人努力传播本民 族文化。早在1959年,亚美尼亚学者就通过美国亚美尼亚学会在哈佛大学开设讲座。如今,美国的亚美尼亚裔“院外集团”势力不小,他们对美国政府对外高加索的政策,特别是对亚美尼亚的政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2007年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议案,引起土耳其政府对美国的强烈不满。提出这项议案的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希夫就来自有全美最大亚美尼亚裔团体的加利福尼亚州选区。

  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亚曾发生过一场大地震,使2. 5万人丧生, 50万人无家可归。

  在当时的冷战年代,西方和苏联关系非常紧张,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亚美尼亚裔团体却冲破阻力,发起大规模的募款赈灾活动援助灾区居民,为拯救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和现实、天灾和人祸让众多的亚美尼亚人移居海外,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则让他们超越了空间的阻隔。

  独立之初的亚美尼亚,国力贫弱、经济困难,连基本的能源保障都难以为继,很多居民在寒冬中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力供应。但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个坚韧的国家现在获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曾被世界银行的一位官员形容为“脱胎换骨”。亚美尼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其博得“高加索之虎”的美名。而其经济 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海外资金的涌入。据欧洲中央银行重建部门调查,由于遍布美国和欧洲的亚美尼亚裔对亚美尼亚的大量投资,使该国服务业受到强劲拉动,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加上零售业的繁荣,亚美尼亚近10年的GDP增长率几乎都保持在10%以上。

  亚美尼亚是一个崇尚文化教育、尊重知识的民族。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玛坦纳达兰图书馆里,藏有一套中世纪的手绘《福音书》。它是20世纪初大屠杀时,两名亚美尼亚女子在逃亡途中舍弃一切,从土耳其东部带到埃里温的。玛坦纳达兰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 亚美尼亚文抄本最多的地方,这里的很多藏书已有千年的历史。千年来这片土地上战争不断,可这些记录亚美尼亚文化的书籍却保存完好。

  崇尚教育和文化也使得这个民族人才辈出,诗人、作家、音乐家、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不断涌现。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米高扬就是亚美尼亚人。而遍布世界的几百万亚美尼亚人中基本没有文盲,这也不是每个民族都能做到的。

  亚美尼亚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会殷勤款待每一个异乡客,不为别的,只为你远离故乡,只为你是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这也许与这个民族在历史上颠沛流离,时常客居他乡的切身体会有关吧。

  亚美尼亚人说:“英雄的品质是能够忍耐更多一刻。”的确,亚美尼亚人依靠其超常的韧性走过了艰辛漫长的历史之路。我们相信,坚韧、勤劳和智慧的亚美尼亚人民一定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农雪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