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欧亚经济
中国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马勇、苏海红、赵起峰、吴江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第9期 2010年08月23日
        甘肃省与中亚地区的联系源远流长。在历史上,丝绸之路早已将甘肃省与中亚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甘肃省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关系中曾一度处于重要地位。1990年,处于中亚地区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相继宣布独立,中国迅速与它们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随后双方之间的经贸关系得以不断拓展,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也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 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情况

  中亚国家独立之初,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主要由新疆进行。1993年9月,中国西北五省区(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在乌鲁木齐召开了首届协作会议,提出了“共建大通道、联合走西口”的对中亚国家开放的思路,力图提高整个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而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此后,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陕、甘、宁、青四省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这四省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规模依然较小、水平仍旧较低。1999年,中共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定,而向西开放、包括向中亚开放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战略抉择。2000年以来(2001年除外),中国,特别是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呈现迅 速增长的态势。然而,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仍在低水平上徘徊。

  2000年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34.6万美元,2001年激增为2 914万美元,增幅达570.5%,2002年双方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下跌,2003年急剧回升,而后,继续大幅增长。大起大落是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贸易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在双方的进出口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不稳定状况,一方面表明双方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近年来双方市场需求的复杂变化。

  2001年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的2.78%,2002年下跌为0.18%,2003年以来大幅回升,2004年为1.99%,但仍未恢复到2001年的水平。其中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口总额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进口总额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而出口总额占西北地区向中亚国家出口总额的比重则表现为持续下跌态势(见表1)。这表明甘肃省在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有可能继续下降。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本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随之变化,其中进口总额占本省进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跌,而出口总额占本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在2002年后明显上升(见表2)。这预示着 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在本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在提升,尽管提升的幅度不大,但仍将有助于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情况表明,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至今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这既表现为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规模较小,也表现为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在本省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此外,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高更加值得关注。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甘肃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甘肃省外贸的快速发展。

  表1    2001-2004年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年  份
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进口总额的比重
占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出口总额的比重
2001
2.78
0.82
7.69
2002
0.18
0.03
0.44
2003
0.96
1.79
0.24
2004
1.99
4.31
0.11

  资料来源:主要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200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2003年版,第311、317、318、270、276页;《中国商务年鉴(2004、2005)》,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2005年版,第309、423、424页编制;其中陕西、甘肃、宁夏部分数据分别来自西安海关、兰州海关、银川海关。

  表2        2001-2004年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本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年  份
占本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占本省进口总额的比重
占本省出口总额的比重
2001
3.74
4.82
2.040
2002
0.31
0.44
0.097
2003
2.11
0.40
5.430
2004
4.45
0.25
9.820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海关相关数据编制。

二 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构

  中亚国家独立以来,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构一直较为单一,这也进一步说明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处于较低水平。

  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结构看,2001~2004年,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总体上处于逆差 状态,2004年逆差额高达7 377.9万美元(见表3)。尽管一味追求顺差对本地经济发展未必有利,但须知,出口是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出口贸易不仅可以产生技术进步效应、吸引外资效应,而且可以产生促进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效应。因此,甘肃省适时扭转这种高额逆差的状况势在必行。

  表3          2001-2004年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情况(单位:万美元)

年  份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贸易差额
2001
2 297.7
616.3
1 681.4
2002
240.4
32.2
208.2
2003
355.4
2 442.9
-2 087.5
2004
250.1
7 628.0
-7 377.9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海关相关数据编制。

  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看,甘肃省从中亚国家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铜矿砂及其精矿;甘肃省对中亚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包装物、非家用型气体的过滤和净化机器及装置、塑料加工机器、苹果汁等。这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资源、产业方面的不同优势,但双方之间的贸易潜力显然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近年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商品已从最初的几种初级原料产品,发展到化工、轻纺、农机、建筑机械设备、金属制品、农产品、家电产品、食品、日用品、电子和机械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产品,甚至包括生物制剂等高科技产品,这对改善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构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从国别看,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见表4)。事实上,所谓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进口贸易几乎就是甘肃省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进口贸易,而土库曼斯坦则是甘肃省在中亚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甘肃省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的贸易规模很小,亟待扩大。在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不仅是因为该国资源丰富,而且还因为该国经济实力最强、法制相对健全、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甘肃省应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哈、土两国的贸易关系,同时,也应强化与吉、乌、塔三国的贸易关系,从而在中亚地区尽快形成较为有利的、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表4   2001-2004年甘肃省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额占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国  家
占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占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占甘肃省与中亚国家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哈萨克斯坦
83.25
100
26.13
土库曼斯坦
16.54
-
72.94
吉尔吉斯斯坦
0.18
-
0.80
乌兹别克斯坦
0.03
-
0.12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海关相关数据编制。

  从贸易经营主体结构上看,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经营主体已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就具体情况而言,在2001年1月~2005年6月甘肃省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94.19%;国有企业出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73.38%,合资企业占25.43%,其他性质企业占不足1%;国有企业进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100%(见表5)。这一情况与甘肃省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结构变动情况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甘肃省国有企业累计进出口额为13.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3.9%。在2001年1月~2005年6月陕西与中亚国家贸易经营主体结构中,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87.40%;国有企业出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89.94%,私有企业出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7.54%;国有企业进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85.37%。在2004年新疆与中亚国家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中,私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已占全部企业的49.31%,其中进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42.72%,出口总额占全部企业的54.41%。在甘肃省,鼓励非国有企业与中亚国家拓展贸易关系对于提升双方贸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表5   2000年1月-2005年6月甘肃省各类企业与中亚国家进出口额占全部企业进出口额的比重(%)

性  质
进出口额占全部企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出口额占全部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
进口额占全部企业 进口总额的比重
国有企业
94.19
73.38
100
中外合资企业
5.55
25.43
-
外商独资企业
0.01
0.03
-
集体企业
0.13
0.59
-
私有企业
0.12
0.56
-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海关相关数据编制。

三 大力拓展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综合分析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条件,不难发现,双方贸易关系的拓展存在较大的空间。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在稳步发展

  中亚国家独立后,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为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中国、俄罗斯与中亚三国(哈、吉、塔)确立“上海五国首脑会晤机制”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获得稳步发展。2001年6月,“上海五国首脑会晤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这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关系的加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001年9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明确提出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的目标以及分步骤消除贸易和投资障碍的途径。2004年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峰会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作为重要内容,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此外,中国与中亚国家分别签订的贸易合作协定 也有利于甘肃省与中亚国家贸易关系的开展。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亚各国政府和企业家对中国西部的进一步开放、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必然为甘肃省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关系提供新的机遇。

  (二)甘肃省具备与中亚国家发展贸易关系的优势

  甘肃省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拓展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首先,就西北五省区与中亚国家发展贸易的地缘条件看,甘肃省仅次于新疆,是西北地区占据丝绸之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桥最长线路的省区之一,分别占中国境内总长度的38%和37.3%,这为甘肃省与中亚国家拓展贸易关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 次,从甘肃省的民族构成来看,有一定数量的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人口,尽管这些民族人口不多,但他们与中亚五国主体民族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在民族习俗、文化方面有相近之处,这为甘肃省与中亚国家开展民族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再次,甘肃省与中亚国家在资源与经济结构方面有一定的互补性,这是维系和强化双方贸易关系的主要动因。最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要稳固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甘肃省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200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2003年版。

  2.中国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商务年鉴(2004、2005)》,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2005年版。

  3.朱文兴主编:《甘肃年鉴(2001、2002、2003、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2、2003、2004年版。

  4.张森主编:《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年鉴(2002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5.赵常庆:《十年巨变——中亚外高加索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6.王海燕:《中亚五国的经济形势及其与中国新疆的经贸合作前景》,《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黄智杰、郭亚珍:《甘肃省对外贸易增长特点及预测》,《发展》2005年第5期。

  (责任编辑:农雪梅)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宁海关干部、青海民族学院科技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