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轻纺工业仍然没有走出困境
( 一) 行业概况
在俄轻纺工业中, 纺织业占49%, 缝纫业占30.5%, 皮革裘皮加工业( 包括皮鞋) 和羊毛联合加工业占20.5%。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共有1.6 万家, 其中大中型企业2 900 余家, 全部实行股份制, 员工近80 万人。
俄全国共有400 余家棉纺企业, 就业人口16.22 万人, 占纺织行业职工的40%。国产棉布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6.1%。10 家最大的棉纺厂生产全国62%的棉纺织品, 70%以上的棉纺织品是在伊万诺夫州生产的。棉布也是俄重要的出口商品。
亚麻布生产企业共有89 家, 就业人数为3.34 万人。国产亚麻工业原料满足本国83.3%的需求, 其余的原料从白俄罗斯进口。7 家最大的企业生产全俄71%的亚麻布。
毛纺企业共有197 家, 就业人数6.16 万人, 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17.1%。俄毛纺业原料—— 羊毛的缺口在15%左右, 需要通过进口来填补。
丝绸厂有33 家, 全年丝绸产量为1.77 亿平方米, 总产值为35.15 亿卢布, 就业人数2.75万人。4 家最大丝绸厂的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54%。市场上57%以上的丝绸依赖进口。
针织品生产企业1 489 家, 赢利企业占55.6%, 平均利润率为9%, 属赢利较好的行业。
纺织业原料的构成比例为: 棉花—— 72%,化学纤维—— 17%, 亚麻—— 6%, 羊毛—— 5%。棉花全部依靠进口, 化学纤维基本自给, 但某些化纤品种( 如聚醚纤维) 需进口。
俄轻纺市场货币容量约为150 亿~250 亿美元。国产轻纺产品只能保障本国市场需求的15%~20%。俄每年约消费棉布48 亿平方米、丝绸9 亿平方米、袜子6 亿双、鞋类4.3 亿双以及大量的服装、枕巾、浴巾、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
俄轻纺工业生产形势欠佳, 但轻纺产品价格却连年攀升。2005 年1~8 月, 棉布、呢料、丝绸、亚麻布和服装的价格均以10%的速度增长( 见表1) 。
表1 2001-2004年俄罗斯部分轻纺产品的价格走势 (与上年相比,%)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布匹 | 112.8 | 107.7 | 107.1 | 106.3 |
衣服 | 116.1 | 112.7 | 109.7 | 108.1 |
针织品 | 117.0 | 114.1 | 110.4 | 109.1 |
鞋 | 116.1 | 112.1 | 108.7 | 106.8 |
资料来源:http://www.Legprominfo.ru/,2005年9月30日。
( 二) 存在困难
1.俄纺织原材料严重不足
俄国内不产棉花, 棉花需要从中亚国家进口。其他纺织原材料, 如亚麻、化纤和丝绸的产量也不能完全保障本国生产的需要。亚麻纤维产量从1990 年的7.64 万吨减产为2001 年的5.49 万吨; 羊毛产量1992 年为12 万吨, 2001年为1.4 万吨; 化纤从1992 年的47.4 万吨下降到2001 年的15.8 万吨。
2.亏损企业数量居高不下
亏损企业在1997 年曾达到61.3% , 之后,这个比例虽呈下降趋势, 但起伏不定: 2001 年为44.3%, 2002 年为51.6%, 2004 年为43.2%。
3.生产设备磨损严重, 得不到及时更新
投资不足造成机器设备的装备率降低。机器设备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从1990 年的52.3%下降到1999 年的35.9%; 磨损程度从1995 年的39.8%上升到2000 年的52.4%, 且大多超期服役。机器设备的投入系数远远跟不上报废系数的发展速度。
设备更新率的降低有两个原因: 一是企业购买力小, 二是俄纺织设备的产量大幅下降( 见表2) 。
表2 1992-2003年主要纺织机械生产发展态势
产品名称 | 1992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精纺机(台) | 1106 | 133 | 71 | 30 | 3 | 5 | 8 | 14 | 16 | 37 |
织布机(万台) | 1.1887 | 0.1890 | 0.0685 | 0.0465 | 0.0170 | 0.0126 | 0.0095 | 0.0186 | 0.0315 | 0.0162 |
家用缝纫机(万台) | 162.4 | 9.97 | 4.26 | 1.44 | 0.91 | 2.28 | 3.18 | 2.68 | 2.99 | 2.20 |
资料来源:《2004年俄罗斯数字》,莫斯科2004年,第196页。
表3 2002-2004年主要轻纺产品生产发展态势 (与上年相比,%)
产 品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产 品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缝纫工业 | 89.7 | 99.3 | 87.8 | 纺织工业 | 101.5 | 95.9 | 93.8 |
大衣 | 83.9 | 76.8 | 71.2 | 布匹 | 113.2 | 99.3 | 97.7 |
西服 | 93.9 | 107.1 | 101.3 | 棉布 | 116.5 | 98.8 | 96.8 |
连衣裙 | 71.9 | 83.4 | 80.8 | 亚麻布 | 115.3 | 110.6 | 102.5 |
裤子 | 94.3 | 128.2 | 75.5 | 呢料 | 90.6 | 88.3 | 80.6 |
裙子 | 76.6 | 92.1 | 80.6 | 丝绸 | 84.7 | 93.9 | 96.6 |
皮鞋工业 | 108.4 | 106.1 | 97.0 | 针织品 | 104.9 | 96.0 | 90.3 |
裘皮大衣 | - | 154.9 | 113.5 | 袜子 | 101.0 | 96.4 | 86.1 |
皮鞋 | 115.0 | 106.2 | 95.7 | | | | |
皮夹克 | - | - | 57.3 | | | | |
资料来源:http://www.Legprominfo.ru/,2005年9月30日。
表4 2002年俄罗斯7个联邦区的人口和主要轻纺产品的产量分配
全国 | 中央区 | 西北区 | 南方区 | 伏尔加河 沿岸区 | 乌拉尔区 | 西伯利亚区 | 远东区 | |
人口(亿人) | 1.45 | 0,379 91 | 0.138 96 | 0.229 14 | 0.311 58 | 0.123 82 | 0.200 64 | 0.066 87 |
人均货币收入(卢布) | 3 964 | 5 648 | 3 921 | 2 648 | 2 998 | 4 751 | 3 280 | 4 280 |
布匹产量(亿平方米) | 22.64 | 20.22 | 0.03 | 1.43 | 0.55 | 0.02 | 0.38 | - |
人均布匹产量(平方米) | 15.6 | 53.2 | 0.2 | 6.2 | 1.7 | 0.2 | 3.6 | - |
呢子产量(亿平方米) | 0.50 | 0.33 | 0.02 | 0.003 | 0.048 | 0.064 | 0.042 | - |
人均呢子产量(平方米) | 0.34 | 0.87 | 0.14 | 0.10 | 0.15 | 0.52 | 0.21 | - |
丝绸产量(亿平方米) | 1.415 | 0.505 | 0.003 | 0.012 | 0.726 | - | 0.169 | - |
人均丝绸产量(平方米) | 0.99 | 1.32 | 0.02 | 0.05 | 2.30 | - | 0.84 | - |
针织品产量(亿件) | 1.3 | 0.253 95 | 0.143 26 | 0.056 35 | 0.529 12 | 0.018 79 | 0.017 59 | 0.302 53 |
人均针织品产量(件) | 0.91 | 0.67 | 1.0 | 0.25 | 1.69 | 0.15 | 0.09 | 4.52 |
袜子产量(亿双) | 2.97 | 1.73 | 0.254 6 | 0.145 3 | 0.749 79 | 0.004 87 | 0.007 55 | 0.080 34 |
人均袜子产量(双) | 2.05 | 4.55 | 1.74 | 0.63 | 2.40 | 0.04 | 0.04 | 1.24 |
鞋产量(万双) | 4 220.0 | 1 331.1 | 193.4 | 1 353.9 | 846.8 | 289.0 | 189.9 | 19.8 |
人均鞋产量(双) | 0.30 | 0.35 | 0.14 | 0.59 | 0.27 | 0.23 | 0.09 | 0.03 |
资料来源:《2003年俄罗斯统计年鉴》,莫斯科2003年版,第379-384页。
4.生产工艺落后
由于缺少先进的生产设备, 俄在原材料加工工艺方面要比发达国家落后2~3 代。在2002年3 月30 日举行的俄联邦安全会议、国务会议和总统科学和高科技会议联合会上, 俄已把轻纺工业深加工工艺列入危机工艺名单。该名单已获普京总统批准。
5.职工大量流失
行业效益低下, 亏损企业过半, 工资待遇偏低, 使得行业从业人数从1990 年的228.8 万人减少到2002 年的76.5 万人。
6.在整个工业系统中的地位低下
俄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产值比重偏低。
1992 年最高, 为5.2%, 2000~2004 年, 这个指标从1.8%下降到1.4%。轻工业在各个工业部门中所占的投资比重也很低。1992 年曾为1.0%, 近5 年年均为0.2%。
7.生产能力利用不足
轻纺工业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系数从1992 年的63%下降到1998 年的18%,2001 年恢复到37.3%。
8.近几年的生产态势呈负增长俄轻纺工业生产到1998 年下降到谷底。
1999 年以12%的速度出现恢复性增长, 2000年比1999 年增长21%, 2002 年、2003 年和2004 年则分别出现1.2%、2.3%和2.9%的负增长。2005 年1~8 月, 纺织和缝纫生产同比减少2.9 %, 皮革和制鞋生产减少2.4%。
二 轻纺产业布局: 西重东轻
俄地跨欧亚两大洲。其西部欧洲部分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 以上, 是俄轻纺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的主要产地, 也是轻纺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它在经济发达程度上、市场开发程度上都高于东部的亚洲部分。从轻纺产品的产量和人均占有量来看, 俄东部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都远不如俄欧洲部分。
以2002 年为例, 俄棉布生产集中在中央联邦区的伊万诺夫州、莫斯科州、弗拉基米尔州。全俄棉布产量为22.64 亿平方米, 中央联邦区的产量占97.26%, 而伊万诺夫州一地的产量就为15.49 亿平方米, 占全国的74.74%。其余两地的产量分别为1.84 亿平方米和1.35 亿平方米。在其他联邦区中只有南方联邦区的产量超过了1 亿平方米。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和西 伯利亚联邦区分别为5 500 万平方米和3 750万平方米, 乌拉尔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的产量极少。
呢子产量为5 030 万平方米, 中央联邦区的产量占65%。其他几个联邦区都在600 万平方米以下。而远东联邦区的产量更是微乎其微。
俄全国的丝绸产量不大, 为1.77 亿平方米。中央联邦区的产量占35.7%, 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占51.3%, 西伯利亚联邦区占11.9%。
全俄的针织品产量为1.32 亿件, 其中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生产5 291.2 万件( 40.0%) , 远东联邦区生产3 025.3 万件( 22.9%) , 西北联邦区生产1 432.6 万件, 南方联邦区、乌拉尔联邦区和西伯利亚联邦区最少, 各产563.4 万件、187.9 万件和175.9 万件。
全国袜子产量为2.968 亿双。中央联邦区的产量占全国的58.3%。产量在1 000 万双以上的联邦区有: 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 7 497.9万双) 、西北联邦区( 2 436 万双) 、南方联邦区( 1 453 万双) ; 远东联邦区的产量为803.4 万双, 乌拉尔联邦区和西伯利亚联邦区各为48.7万双和75.5 万双。
俄各类鞋的产量为4 220 万双, 其中皮鞋2 140 万双, 占50.7%, 布面鞋、合成革鞋占49.3%。鞋产量超过1 000 万双的有两个联邦区: 中央联邦区( 1 331.1 万双) 和南方联邦区( 10353.9 万双) , 它们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3.6%。其他联邦区, 除了远东联邦区的产量不到20 万双以外, 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为846.8万双, 西北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和乌拉尔联邦区都在200 万双左右( 见表4) 。
三 保护国内市场, 整顿海关秩序
目前, 大量进口产品充斥俄的轻纺产品市场, 俄各类企业协会多次要求政府保护国内生产厂家和国内市场。俄政府对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 一) 为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和国家担保
为支持本国纺织业生产, 俄政府于1999年公布了对轻纺企业予以财政支持的法令, 规定用预算资金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低息贷款 ( 为俄央行再贷款利率的1/3) , 用以购买纺织原料。
2004 年, 政府从联邦预算中划拨出30 亿卢布( 约1 亿美元) 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提高资金使用率, 俄政府决定, 通过俄发展银行为小企业融资, 通过地区银行为小企业办理贷款业务, 贷款利率从原来的22%降为14.5%。
如果地区政府提供担保, 利率可降至12.5%。
( 二) 严厉打击灰色清关
1.成立专门机构防范轻纺产品的非法进口2005 年7 月, 俄政府成立了跨部门工作组, 协调政府相关部门防范和打击轻纺产品的非法进口。该工作组的宗旨是保护俄本国生产商, 创建轻工产品的文明市场。具体任务是在分析俄国内轻工产品市场商品流量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商品的非法进口渠道和方式,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 自2006 年起对部分日用品实行发运前检验俄总理弗拉德科夫签署了由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起草的《关于实行发运前检验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 自2006 年起将对所有被认为“具有风险”的进口商品实行两次检验, 即边境通关时的检验及在出口国境内发运前的检验。俄方认为,“具有风险”的商品主要指服装、鞋、部分食品、家用电器及计算机设备等日用消费品, 因为上述商品存在虚假报关之嫌。
3.加强对“整包”进口商品的监管 俄国家海关总局于2004 年12 月8 日公布了局长A.E.热里霍夫签署的《关于实施俄联邦海关法典第359 条的命令》, 加强对进口日用品的海关监管。命令称, 目前俄海关通关过程中存在不同种类或品名的商品“整包”报关的现象。这类通关方式多在自东南亚、中国、土耳其及部分欧盟国家进口商品的过程中采用。
这种通关方式导致海关查验困难, 为不实报关、低值报关以及未经认证和假冒商品入境创造了条件。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规范对来自东南亚、中国和土耳其等国进口日用品的管理, 在俄市场上为本国和外国企业创造公平 竞争条件, 要求各海关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检查整包商品。该命令自2005 年1 月15 日起生效。
4.对中国皮革制品和箱包设立最低限价2005 年6 月10 日, 俄国家海关总局局长签发命令, 要求各海关应针对中国皮革制品和箱包加强海关监控措施, 并设定最低海关限价。
( 三) 规范市场
莫斯科在3 年内将关闭118 个大市场, 建立商贸中心。
( 四) 鼓励进口轻纺机械
俄国内纺织机械生产不足, 不能满足本国需要。为解决这个问题, 俄政府鼓励进口纺织机械, 大幅度降低轻纺机械的进口税率。2005年8 月, 俄国家海关总局局长热里霍夫签署了 第698 号命令, 宣布自2005 年8 月21 日~2006 年5 月20 日( 含5 月20 日) , 对24 种最常用的轻纺设备实行临时性低进口税率, 对18种机械设备实行零关税。
表5 对俄罗斯2010年轻纺产品市场的预测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进口 | 出口 | 国内市场 需求 | 对俄产 产品需求 | 俄产品市场 份额(%) |
棉布 | 亿平方米 | 31.0 | 1.45 | 5.0 | 27.45 | 26.0 | 94.7 |
呢料 | 亿平方米 | 1.1 | 0.325 | 0.1 | 1.325 | 1.0 | 75.5 |
亚麻布 | 亿平方米 | 2.28 | 0.95 | 0.65 | 1.725 | 1.63 | 94.5 |
针织品 | 亿件 | 1.415 | 4.70 | 0.36 | 6.11 | 1.41 | 23.1 |
鞋 | 亿双 | 0.39 | 1.490 4 | 0.022 | 2.264 | 0.770 | 34.0 |
缝纫制品 | 万亿卢布 | 0.611 | 1.439 | 0.004 | 2.170 | 0.731 | 33.7 |
资料来源:http://www.Legprominfo.ru/,2005年9月30日。
四 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仍将给外商留下可观空间
( 一) 2002 年轻工业发展构想的主要内容
俄工业科技部于2002 年制定了俄罗斯轻纺工业发展构想, 争取在5~7 年内使轻纺工业摆脱危机。其主要内容有:1.提高轻纺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工艺, 减少非生产消耗, 实行符合世界要求的质量认证制度, 提高管理干部的科技水平。加强对原材料的深加工能力, 在棉纺、毛纺等行业安装现代化生产线 和生产设备, 提高原材料产品的竞争力。
2.加强对轻纺工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研制新材料、新样式、新工艺, 提高产品的消费功能, 保证产品的生态安全; 研制开发材料节约型产品、生态安全产品, 研制真皮和人造革的生产加工新工艺、使用亚麻和无纺布原料生产成衣的新工艺; 研制生产耐寒、耐热、防辐射、防化学、防火等特殊用途的防护服装; 研制新型导电纺织材料。
3.发展轻纺工业的措施
( 1) 防止、消除不正当竞争。实行进口产品最低价格制度, 以防止进口产品的故意压价。
( 2) 建立融资租赁公司, 帮助轻纺工业企业进行设备更新。
( 3) 按新工艺标准和生态安全标准修改现行国家标准, 实行新的检测标准和办法, 建立国家质量认证网络。
( 4) 在全国各地建立跨地区国产产品批发零售网。
( 5) 在全国各地建立轻纺工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6) 挑选300 家骨干企业, 分步骤给予财政支持, 进行技术设备更新, 提高其产品数量和质量。
( 7) 保护国内市场, 提高轻纺产品的进口关税, 保护本国丝绸、棉布、鞋、服装等产业; 限制未加工原材料的出口; 鼓励进口俄国内紧缺的原材料和设备, 对这些商品实行零进口关税。
( 二) 俄罗斯2010 年的轻纺产品市场给外商留下的市场空间
俄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对2010 年的俄轻纺产品市场做了如下预测( 见表5) 。
表中显示, 俄2010 年的轻纺产品市场有以下特点: 国产产品微量增长, 进口产品减少,出口产品略有增加, 各类国产产品仍不能完全满足本国市场需求; 棉布、呢料和亚麻布等原料性产品可以基本满足本国市场需求, 给进口产品留下的市场空间不大; 成品, 主要是服装和鞋, 只能满足本国市场的23%~34%, 其余的66%~77%仍要靠进口产品来填补。
( 责任编辑: 农雪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