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复杂背景下,中俄关系具有若干新的特质:两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具有战略意义;单极霸权领导者为维护传统霸权而与新兴强国围绕区域一体化问题的竞争加剧,使中俄相互战略依存加深;中俄各自领导的区域一体化机制在地理上的重叠现象加剧,利益交叉和碰撞现象增多成为新常态;中俄两国在是否挑战单极霸权或者着手改造现存国际秩序方面存在的政策差异日渐明显,需要求同存异,加强相互理解与协调。
【关键词】中俄关系;多极化;一体化;金砖国家;
【作者简介】郑羽,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7)
本文使用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词,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当今世界已经是多极世界,尽管国际上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峙意味着多极世界的存在。俄罗斯遭遇西方世界经济制裁后的衰退表现,表明它还不具备作为世界一极的国家综合实力,它在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形成的某种僵持,实际上是由其核大国地位和地缘军事上的某种优势造成的。俄罗斯为这种僵持付出的国际孤立和国内经济大幅衰退的代价,也反映了其难以作为稳定一极的现实。然而,无论如何,多极化加强的趋势确实造成了国际安全与国际经济的新态势,对中俄美三角关系和中俄关系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多极化问题涉猎范围广泛,影响错综复杂,是各国学术界讨论了很久而且仍将继续讨论的问题,本文只讨论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 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迂回发展的进程
世界多极化趋势一直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相伴随。1972~1975年间,苏美核裁军取得进展,以及东西方两大集团进行双边关系谈判并达成《赫尔辛基最后总协定》,可谓真正开始了成熟稳定的两极格局时期。但在此之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69年发表的关岛讲话则认为,当时的世界存在着五大力量中心:美国、苏联、欧洲、中国和日本。
从逻辑上说,两极格局解体为多极化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然而,苏联解体以来的国际政治现实表明,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格局是典型的单极世界,这个单极格局严格意义上至少存在了15年以上,也就是说,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才出现了松动迹象。美国一家独大的典型的单极世界时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单极世界领导国家的经济实力(无论是以简单的GDP总额来计算,还是从产业科技的角度而言),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其他强国;其二,单极世界领导国家所具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它所信奉的意识形态体系,在国际社会前所未有地被广泛认同,被认为是众多国家应该或必须学习和效仿的,例如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其三,单极世界的领导国家在实现自己的国际治理方案时没有受到任何有实力的阻碍,基本上实现了其制定和领导的全球性的军事与安全安排,例如美国领导的北约东扩计划,关于波黑国家结构和领土的安排,对塞尔维亚发动的科索沃战争,等等。
1991~2008年国际社会的历史表明,在典型的单极世界时期,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一方面是由于两极世界时期的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崩溃性衰退的进程仍旧在继续,另一方面,新兴强国和强国集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多极化的进程并没有终止。
与以往历史上的单极世界时期相比,当代单极世界时期相对短暂得多。例如,历史上长期单独占有世界领导地位的有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荷兰、18和19世纪的英国。原因在于,当代单极世界真正覆盖全球,统治和管理成本高昂,即使是实力超强的国家也难以承受。很显然,在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美国不仅要处理全球频频出现的地区动乱、民族和边界纷争等区域性问题,如1992~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1992~1995年的波黑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而且,美国还要处理更为广泛和更为棘手的一系列功能性问题。2015年2月发表的最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目前美国维护国际安全的责任定位为五大任务:(1)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2)削弱和击败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3)抑制埃博拉病毒的传播;(4)控制核材料的扩散;(5)减少全球碳排放[1]。很显然,单极世界的领导国家在维护世界秩序时不仅面临着一系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还需要用应对传统安全的方法(例如战争)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例如,美国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发动了反击恐怖主义的阿富汗战争和号称是解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争。这两场战争造成的巨大国力消耗,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单极世界领导国家维护单极统治的巨大代价。这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之一。因为,美国的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限制了美国政府阻止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的能力。
二 金砖国家集团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与多极化
多极化问题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讨论异常热烈的问题,而这些讨论经常谈及金砖国家集团和中国在此进程中的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战结束后初期实际上形成了多极世界体系,只是由于两大集团出现和冷战的开始,世界才进入了两极时代,“然而,新的强国即所谓的金砖国家集团——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最近的崛起将很快产生重回多极时代的结果”[2]。另有学者写道:“很多人相信,随着欧元区和美国经济的停滞,金砖国家正在获得更多的财富、专业技术、消费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并且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在美国滞留不去的经济危机也被看作是美国霸权终结的开始和新强国出现的信号。”[3]
关于金砖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多极化中的突出作用的观点,特别明显地集中在经济领域。其一,关于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估计,彰显了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空前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认为中国最早可能在2016年做到这一点,而世界银行则认为这种情况将发生在2020年前或2030年前[4]。这种巨大的生产能力还伴随着巨大的进出口总额,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3年中国进出口实物贸易总量为4.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3.9万亿),总贸易额只是由于服务贸易额远低于美国才屈居第二。此外,经常被提及的中国经济影响力的第二个方面是其高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海外投资能力和借贷能力。其三,中国国内市场吸引海外直接投资的数量从2012年起已经基本与美国持平,达到年1 000亿美元左右[5]。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在2014年已占到全球经济的21%,在2005~2014年的十年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但从全球多极化的角度看,经济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并不直接等于多极化的推动力量。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砖成员国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与安全制度的立场。
如果考察关于中国关于金砖国家机制与现存国际秩序的观点,可以看到,中国实际上故意淡化该机制与现存国际制度的矛盾。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存在着关于建立更加公正的全球金融和经济秩序的表述,但提法相当温和,而且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对外宣传得更多的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6]的概念,外交政策操作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7]。
俄罗斯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寄托了更多推进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政策意图。2013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加入金砖组织构想》[8],阐述了金砖机制对俄罗斯的重要意义。俄罗斯认为金砖机制未来将成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关系新模式中的关键元素,俄罗斯的战略分析界也更欢迎以“金砖国家经济合作作为世界多极化的基础”的主张[9]。
但是在一些战略分析家看来,印度、南非和巴西同中国和俄罗斯的立场有很大的区别。例如,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分析家们认为,“该集团中的三个民主国家,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角度说,与西方国家的一致性比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一致性更多。”[10]“印度总理莫迪在自己的声明中将对金砖机制的需要归结为本国主要经济部门的弱点,担心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影响印度的市场。”[11]“祖马总统领导的南非对通过20国集团和任何其他全球论坛重塑全球规则没有表现出多少真正的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金砖国家的成员国身份很少被看作是推进其全球视野的工具,而更多地被当作推进南非本国商业和经济利益的工具。”[12]“在大多数情况下,巴西参加金砖机制反映了其日益增长的面向全球经济来实现本国发展目标的趋势。金砖国家的机制满足了巴西在创新和研究领域建立更确定的伙伴关系的需要,提供了在现存制度下低风险但有潜力的高回报率的选择。”[13]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不断推进的金砖国家合作,由于其巨大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特别是它不断地建立起实体性的合作机构,例如2014年建立的金砖国家银行,在客观上对现有的国际贸易体制和国际金融体制构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上文中提到的美国智库的战略分析报告也不得不承认,“2014年夏季金砖国家在巴西召开的峰会,显示出前所未见的成员国之间的目标在于未来建立联盟协作,这一前景有可能使其影响扩展为超越对现存制度的补充”[14]。
三 美国如何应对多极化的进展
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可以作为典型的稳固的单极世界结束的标志,随之而来的是松散的单极世界结构下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发展,那么,此后的美国政府在维护更长久的领导地位方面,首先是如何应对这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分析2009年1月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内容及其展开,可以梳理出若干政策轨迹。
其一,放弃以往同时遏制中俄两个大国的政策,将围堵目标集中在对美国单极领导地位挑战最大的国家。2009年7月开始的美俄关系“重启”,实质是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实力大为下降的情况下,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而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俄罗斯的一贯遏制政策。这一战略举措并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表面文章。除了在核裁军领域的实际进展外,两国先后成立了16个小组委员会推进各领域的合作。2008年4月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以后,北约实质上停止了最令俄罗斯人感到恼火和紧张的东扩步伐,也暂时停止了在独联体地区瓦解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举措,例如,美国对2010年乌克兰大选采取观望政策,2010年春季两次拒绝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派驻维和部队的邀请。可以看到,美俄关系在其竞争的三大战略领域——核力量的削减与平衡、北约东扩以及在独联体地区的影响力角逐,都出现了实质性的缓和。尽管普京重新执政后“重启”已经名存实亡,而且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俄美矛盾再度尖锐化。但是,美国对处理危机投入较少,并没有直接介入危机的解决,更没有准备与俄罗斯进行军事上的全面较量,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国家大战略没有变化。
其二,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是目前多极化趋势加速的基本特征,为了阻止新兴经济强国实力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有针对性的应对手段是阻止其他有可能挑战美国领导地位的国家和集团发展和巩固自己领导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机制。例如,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行自己的“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TPP)计划,以应对中国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长期政策和“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在2015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再次强调,应该由美国,而不是中国制定亚太地区的贸易规则[15]。在欧洲,美国拟计划实施“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计划来巩固自己的在欧洲大陆的经济影响力,与欧盟共同抵制非西方的一体化机制,包括俄罗斯主导的由关税联盟向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一体化计划。
其三,巩固或扩大美国领导或监护的双边或多边军事安排,在军事安全领域遏制有可能挑战美国领导地位的新兴强国。美国除了加强与原有盟友的双边联盟关系,例如美日,美韩,美国与菲律宾联盟关系外,“还着手建立了美国监督的应对中国的多边的安全安排,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形成的三角,东盟与北约的关系,越南与菲律宾结成的联合轴心。”[16]
其四,巧实力外交哲学下的“幕后领导”(Lead From Behind)战略。奥巴马政府总结了小布什政府滥用武力导致国力快速消耗的教训,为了重振美国国家实力,一方面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战略收缩,另一方面,在巧实力的原则下实施“幕后领导”战略,即放弃小布什时期的独自行动或者主导行动的政策,转而采取“劝说其享有共同利益的伙伴来干苦差事”。例如,“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战争中,法国和英国操刀,美国被描述为在幕后领导。《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将其定义为‘美国在敲边鼓的同时给盟友适度的军事援助'。四年后,这一概念被应用于全世界。”[17]而在乌克兰危机中,美国政府代表没有参与两次明斯克停火协议的谈判,而是通过欧盟来贯彻自己在危机中的政策。
四 多极化加速发展背景下中俄关系的新特质
多极化加速发展背景下的中俄关系,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具有一系列新的特质。
首先,中俄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明显加大。第一,由于多极化加速的过程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新兴强国对单极世界秩序与制度客观上的挑战也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都是有可能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一极的大国,通过经济合作,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推动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力量。第二,中俄经济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凝聚力和推动力量。金砖国家实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大20国集团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在客观上腐蚀了西方七国集团对国际经济体系的领导权。第三,中俄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合作的基础与重要的动力之一。而这种多边合作的发展,使中俄两国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大中亚地区以及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第四,中俄合作将为俄罗斯提供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动力,从而将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产生影响。第五,中俄经济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最重要动力和基本保障。这对于整个欧亚大陆相连处的安全与经济形势,对于北美西欧与上述两个一体化区域间的多领域关系,将具有持久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影响。
其次,单极霸权领导者为维护传统霸权而与新兴强国围绕区域一体化问题的竞争加剧,导致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在该领域的遏制有所强化,使中俄相互战略依存加大。2009年底以来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重心东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争夺在亚太地区区域一体化的领导权。针对中国的一系列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方案,例如中日韩方案,中日韩与东盟的10+3方案,APEC框架下的一体化方案,美国制定和努力推进了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计划。而在欧洲大陆,2013年11月出现的乌克兰危机实质是美国领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与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联盟计划之间的较量。中俄两国面临着实力仍然大幅度超过自己的美国的直接遏制,不得不加强彼此间的协作,甚至不得不让渡或约束自己的利益,来谋求双方合作的扩大。例如,2014年3月美国开始对俄经济制裁后,俄罗斯放弃了以前长期坚持的谈判政策,在同年5月与中国签署了天然气合作项目合同。同时,俄罗斯还解禁了对中国的陆海空先进武器的出口。同样,在美国与欧盟对俄经济制裁持续并在外交上孤立俄罗斯的背景下,中国最高领导人不仅赴莫斯科出席二战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而且还前所未有地派出本国军队方阵参加红场举行的阅兵式。其后,中俄两国又在地中海地区举行大规模的联合海军演习。
其三,在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多种区域一体化机制加速发展,导致中俄各自领导的区域一体化机制在地理上的重叠现象加剧,利益交叉和碰撞现象增多成为新常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国家出现了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或投资短缺的情况,希望通过区域合作寻找复苏和增长动力。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经济贸易合作不断扩大,在客观上削弱了俄罗斯领导的关税联盟在中亚地区的影响。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期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在地理上与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基本上重叠,对俄罗斯在其传统贸易伙伴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市场地位必然形成很大冲击。
最后,中俄两国在是否挑战单极霸权或者着手改造现存国际秩序方面存在的政策差异日渐明显。世界日益走向多极化是中俄两国关于当代世界权力和力量对比现状的理论共识,两国还曾在1997年以此为主题发表了联合宣言。然而在中国政府阐述本国外交政策的最权威文献——历次中国共产党党代会的报告中,这一概念经常被一带而过。不仅如此,在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中,更多的不是否定性地提出改造现存秩序,而是建设性地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此不同的是,俄罗斯一直具有挑战和改造现存国际制度的主张和政策,无论是2007年3月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要》,还是2008年版和2013年版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都是如此,例如,2013年版《构想》提出:“俄罗斯认为确保世界发展的稳定的可操控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世界主要国家的集体领导。”[18]俄罗斯主张改造和重建世界秩序的一贯政策,不仅使得美国在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东移的情况下对俄罗斯的动向仍然充满了警惕,而且正如乌克兰危机期间所表现出的,美国在将中国作为首要战略竞争者的时候,美俄外交对抗仍有可能比美中之间更尖锐。鉴于中国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与政策,俄罗斯方面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不无担忧。俄罗斯战略分析界使用的“3K”俄文原文是[19]概念,就概括了对中国外交的疑虑:中国是什么样的国际角色?如何行事?与谁合作?
因此,多极化加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不仅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而且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显然,与20世纪不同的是,中俄关系目前真正构成了当代世界战略形势与战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2015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The White House.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docs/2015_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2]Andrea Edoardo Varisco,Towards a Multi-Polar International System: Which Prospects for Global Peace? Jun. 3 2013. http://www.e-ir.info/2013/06/03/towards-a-multi-polar-international-system-which-prospe
[3]Dorothy-Grace Guerrero,The Rise of China and BRICs: A multipolar world in the making? http://focusweb.org/content/rise-china-and-brics-multipolar-world-making
[4]Brett Arends,“IMF bombshell: Age of America Nears End,Commentary: China's Economy Will Surpass the US in 2016”,Marketwatch,The Wall Street Journal,November 20,2012.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imf-bombshell-age-of-america-about-to-end-2011-04-25?Andrew Shirley (ed),The Wealth Report 2012: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Prime Property and Wealth,Knight Frank Research,2012 http://www.thewealthreport.net/;BBC News Business,“China to overtake US and dominate business by 2030”,March 24,2011 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12848449. Cited from Dorothy-Grace Guerrero
[5]Dorothy-Grace Guerrero,The Rise of China and BRICs: A multipolar world in the making?http://focusweb.org/content/rise-china-and-brics-multipolar-world-making
[6]参见《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7]例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8]Концепция учас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объединении БРИКС. http://xn--d1abbgf6aiiy.xn--p1ai/media/events/files/41d452a8a232b2f6f8a5.pdf
[9]《“金砖国家经济合作作为世界多极化的基础”国际科学务实会议在俄罗斯战略研究所隆重举行》,载《人民日报》2015年4月2日。
[10]2015 GLOBAL FORECAST,Crisis and Opportunity,Editors,Craig Cohen | Josiane Gabel,CSIS,2014 PDF File p.88.
[11]Ibid.,p.89.
[12]Ibid.,p.90.
[13]Ibid.
[14]Ibid.
[15]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in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January 20,2015.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5/01/20/remarks-president-state-union-add
[16]Andrew Korybko(USA),America's Guide To Dismantling The Multipolar World. http://orientalreview.org/2014/12/23/americas-guide-to-dismantling-the-multipolar-world
[17]Lead From Behind: How Unipolarity Is Adapting To Multipolarity. http://www.sott.net/article/292051-Lead-From-Behind-strategy-How-the-US-is-adapting-to-Flickr/ Prince of the Blue Moon
[18]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тверждена Президен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 и В.В.Путиным 12 февраля 2013 г,http://www.mid.ru/bdomp/ns-osndoc.nsf.
[19]КТО,КАК,С КЕМ。
(责任编辑 张昊琦)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