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20150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
秦放鸣、冀晓刚 来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 2016年04月06日

  【内容提要】中国倡导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主导推进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未来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如能实现有效对接合作,定能给中国及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本文重点分析二者的异同、对接合作的内动力、重点优先领域、保障措施及应规避的问题。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

  【作者简介】秦放鸣,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冀晓刚,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乌鲁木齐830046)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由倡议阶段迈向方案制定和落实推进阶段,这在欧亚大陆板块开启了新的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模式,必将为欧亚大陆相关国家增添新的经济活力和动力。而与此同时,由俄白哈关税同盟发展而来的欧亚经济联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联盟,在欧亚大陆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提出后,得到了沿线各国的肯定和支持,它们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具体项目的合作。但也有国际舆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存在一定程度的疑虑和误读。如有的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挑战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欧亚经济联盟产生了排斥、挤压和替代效应,中俄在中亚区域的利益可能会发生碰撞,中国在该区域影响力的提升可能会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等等。

  本文认为,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存在差异,但二者是并行不悖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强调的是合作性、开放性、非排他性和互利共赢性。只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进程中秉持开放性、合作性姿态,双方主动寻求利益的契合点和合作面,一定可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有效对接合作,一定能够造福欧亚地区沿线国家和人民。

  那么,如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在欧亚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互利共赢,二者能否实现有效对接合作,如何实现对接合作,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异同 

  (一)二者的不同点 

  1.区域开发与合作模式的差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区域开发和合作模式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以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和节点城市为基础,以丝路的几个不同方向为主线,通过节点连接主线进而形成连片的经济合作区域。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并对丝路经济带的相关建设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使得丝路经济带建设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展,形成了以中国及周边邻近国家为主的核心区、以丝路各个方向沿线相关国家为主的扩展区和延伸至欧洲、非洲及美洲的辐射区。总体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开发与合作模式可以归结为“以点带线连片式”发展模式。

  而欧亚经济联盟则是以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形式出现的,在区域开发与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形成两种方案:一是在独联体国家区域内“深耕细作”,以区域一体化为导向,分步分阶段吸纳独联体国家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使其成为正式成员国。目前,已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五国成为其正式成员国,未来还有塔吉克斯坦等国也可能加入。二是在独联体国家外围,欧亚经济联盟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实行组团式发展。如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将与越南建立自由贸易区[1]。此外,还将与泰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商议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

  在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取消内部关境,对外实现统一关税政策,同时还将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市场。而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样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因此,可以将欧亚经济联盟的区域开发与合作模式归结为“组团块状式”发展模式。

  2.受益主体的差异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有助于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同时还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重要一环是以“互联互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能够强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可以借助互联互通项目提升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造福沿线国家人民。

  而欧亚经济联盟本身是由俄白哈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发展而来,可以说是俄白哈三国一体化的第三个实质性阶段,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欧亚联盟。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俄罗斯,联盟内部许多标准和规则多是按照俄罗斯国内的相关标准制定,一定程度上是倾向于俄罗斯的。尽管欧亚经济联盟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现实中由于俄罗斯的主导作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受益程度会有所不同。自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年初,俄罗斯卢布贬值将近一半,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在卢布贬值刺激俄罗斯部分商品出口的同时,哈萨克斯坦一些民众却开始抱怨俄罗斯的廉价商品冲击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导致哈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遭受损失或直接关门[2]。哈萨克斯坦生产者同俄罗斯生产者在许多商品价格上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为了最大限度缓解因卢布贬值对哈部分商品及行业的冲击,哈政府已出台措施限制部分俄商品的进口,包括石油产品、汽车蓄电池、汽车、建筑钢筋、玻璃、电线电缆产品、肉制品、通心粉、鸡蛋、糖果、面粉和果汁等。而欧亚经济联盟是由俄主导的,所以,欧亚经济联盟运行后,部分成员国会从中受益,但同时也有部分成员国的利益受损。

  3.项目推进方式的差异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一部分在国内,其余部分都涉及到国际合作,因此在具体的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依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自主自愿、以平等互利合作的方式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互利共赢。具体来说,在其推进过程中是以合作意愿为导向,对沿线国家不设置任何门槛,并对所有愿意参与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均持开放态度。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项目推进的方式更具有制度保障。欧亚经济联盟有常设管理机构,即欧亚经济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分工下设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宏观经济及一体化、经济及财政政策、工业及农业综合体、贸易、技术调节问题、海关合作、能源及基础设施、竞争及反垄断调节等方向的具体事务,可以说其设立的组织机构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欧亚经济委员会作为超国家机构,在成员国间利益调节和相关政策执行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所以,相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作为高度一体化的区域组织,在具体项目推进过程中更具有优势和效率。

  (二)二者的共同点 

  1.地域上的重叠性 

  从地缘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在地域上具有重叠性。如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中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未来将要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塔吉克斯坦等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随着更多中亚国家相继加入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国家将在欧亚经济联盟中成为主体成员国;而中亚区域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首推的重点区域。因此,二者在地域上具有重叠性的特点。

  2.经济目标的一致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以互联互通为前提、以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全线自由通商为经济目标的跨国、跨区域的建设;而欧亚经济联盟提出要在其框架内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并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及障碍,促进成员国间顺畅通商。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沿线国家积极配合与合作,共同挖掘沿线区域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潜能,共同落实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欧亚经济联盟迫切希望加快成员国间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四个自由”在联盟内部早日实现,提升联盟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从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及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二者的经济目标是一致的。

  3.共同任务的契合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都面临着复杂的发展环境,二者在应对各自的发展困境过程中,面临着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共同任务。

  如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二者发展面临的共同环境,适应经济新常态、克服新常态对本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二者的共同任务。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区间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模式由重“量”转为重“质”,中国经济面临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现实压力,这是中国经济需要直面的“新常态”;对俄罗斯而言,欧美联手对俄发起经济制裁、国际油价走低、卢布贬值、经济低速增长甚至萎缩将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不得不面临的“新常态”;对于中亚国家而言,由于受2014年油价持续走低和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影响,中亚国家经济增长缓慢。2015年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外,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经济增长也将放缓。经济低速增长将是中亚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

  面对新常态,中俄及中亚国家都肩负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共同任务。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过程中,中国需要俄罗斯及中亚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俄罗斯需要中国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实现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中亚国家则希望在中俄各自主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中均能受惠,抓住建设机遇,增强本国经济实力。

  我们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虽有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共同之处。二者对接合作将造福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

  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先行重点领域分析 

  (一)战略层面对接 

  欧亚经济联盟规划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从提出之初中俄两国的迟疑和观望,到如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高层达成共识并最终确定欧亚经济联盟与丝路经济带建设在战略层面的对接,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起初的迟疑和观望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之初,俄罗斯一些高层和学者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甚至有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处在欧亚经济联盟的框架外,但仍然会增强中国在中亚的地缘政治作用[3]。俄罗斯地缘政治学家弗拉基米尔·杰尔加切夫则认为,中国的丝路经济带计划与古典地缘政治学说“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相符[4]。因此,起初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俄罗斯不希望中国借助丝路经济带建设介入中亚地区,并且担心中国会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加强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

  2.高层之间消除疑虑达成共识 

  随着相关各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入,丝路经济带建设所倡导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得到了各国的广泛认可。2014年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公开表示支持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而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成立后,中国外交部也公开表示支持欧亚经济联盟,并愿意与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合作。201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在莫斯科发表了《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标志着丝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开始从战略层面对接,中俄双方将共同努力,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

  (二)对接合作的契机 

  从经济上的一致性目标和共同任务的契合性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应有对接合作的内动力,存在相互对接合作的契机。从经贸层面来看,两者彼此间拥有极大的对接合作意愿。一方面,中亚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抓手正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联合项目的实施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因此,中亚国家也希望能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获取中国建设资金的进入,争取来自中国的投资资金,用以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体现出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俄罗斯智库瓦尔代俱乐部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包括运输中转,还包含基础设施、工业、贸易及服务业发展项目,是带动沿途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能够全面挖掘地区潜能,保障地区稳定。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基金会国际经济政治研究所所长苏尔丹·阿基姆别科夫也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的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

  (三)对接合作的先行重点领域 

  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都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为了顺应各自的发展,有效解决各自在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应在优势互补的产业和领域优先实现对接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局面。具体而言,二者可以在互联互通、能源合作、贸易合作、产能合作等领域先行对接合作。

  1.互联互通对接合作 

  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是加强沿线国家合作的空间载体和重要基础。只有公路、铁路、管道、航运等畅通,才能促进货物、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互联互通是时代潮流,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需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互联互通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6]。

  丝绸之路经济带首推的互联互通建设中,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经济走廊等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中巴经济走廊是能够帮助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拓展能源运输的战略通道,新亚欧大陆桥是中国直通欧洲的物流主通道,中蒙俄经济走廊则偏重国家安全与能源开发;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而言,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项目,能够提高本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联盟内部及成员国与联盟外部的物流条件,并加强成员国间空间联系,加速成员国间的一体化进程。目前,从莫斯科经哈萨克斯坦至北京的高铁线路设计工作已经启动,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中塔铁路已在紧密部署当中。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对接合作,将从现有的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传统互通建设项目,扩展至电力、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等新兴领域的互联互通。

  2.能源对接合作 

  目前我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且资源获取渠道狭窄。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015年2月发布的报告,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2.2%[7]

  。现在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海路进入中国,铁矿石依赖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石油依赖于中东,渠道较为单一。如图1所示,2013年中国进口原油中有近一半是来自中东,天然气进口中有接近一半来自土库曼斯坦。此外,中国与世界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不够深入,并且没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经贸合作,使得资源方面的合作缺乏稳定性和牢固性。

  图1 2013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左图)及原油进口来源(右图) 

   

  数据来源:2014年BP世界能源数据统计年鉴。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能源领域的对接合作,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成果,扩展中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资源优势,实现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促进其经济发展并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

  3.贸易对接合作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一直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自2011年起,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925.8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与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及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4年,中国与中亚的相互贸易额达到450亿美元。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也暴露出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合作方式落后、贸易便利化条件差等问题。如中国对俄及中亚的出口主要以服装、鞋帽、轻工业制品和机电产品为主,进口则以石油、天然气、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为主;贸易方式上,中国与中亚的口岸经济、边境贸易仍然占比较大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贸易领域的对接合作,应是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提档升级的良机。一方面,当前的俄罗斯迫切需要寻求突破制裁之策,以化解美欧对其进行的经济围堵。中俄深化贸易领域合作,促进贸易结构优化,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对于俄罗斯减轻制裁效果、助力本国经济复苏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借助二者在贸易领域对接合作的契机,中亚国家可以加强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扩展传统贸易渠道,促进与中国的边贸互市转型升级,利用与中国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为中亚国家自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4.产能对接合作 

  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披露的有关数据来看,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8.3%,处于2006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其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这些传统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75%,光伏利用率就更低一些,只有不到60%,风机产能利用率不到70%[8]。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很难通过国内的消费和基建投资解决过剩产能问题。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产业转移等方式消化一部分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能够改善俄及中亚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为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发展助力。事实上,目前双方产能对接合作已初见成效,相信该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且大有作为。如2015年,中哈产能合作已达成28项协议,投资总额达230亿美元,涵盖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领域;中俄在高铁、航天、造纸、水泥制造等领域均已达成合作共识,双边贸易额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15年5月10日发表的《中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强调,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是符合两国发展利益的战略性项目,双方将以园区为基础建立两国大型合作项目的典范。

  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保障措施 

  (一)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政治前提。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均已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同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这也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欧亚经济联盟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商讨合作的机制平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中,各国应始终坚持政治互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重视合作各方的呼声和关切,不唯我独尊、强加于人,始终坚持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二)资金保障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提出之后,2014年下半年中国分别宣布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 000亿美元,中国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中国出资50%,为最大股东。作为丝路经济带建设推进的系列配套方案之一,亚投行为丝路经济带建设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亚投行由中国倡议成立,截至2015年4月15日,共有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欧亚经济联盟中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加入其中。此外,2014年9月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其目的主要是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之正在筹备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等,这些举措均为丝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制度保障 

  2015年5月8日中俄关于双方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从高层战略层面确定了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决心。欧亚经济委员会也与中国商务部建立了沟通交流机制,并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欧亚经济委员会关于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性安排。同时,《声明》还强调未来双方将建立相关会晤机制及其他双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二者对接合作的制度保障。俄罗斯媒体称,欧亚经济委员会及中国的代表已经就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事项开始谈判,但专家也表示,要实现该理想至少需要10年时间,使自贸区完全运行,则需要20年至30年时间[9]。尽管如此,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相关制度保障逐渐完善之后,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尽早实现。

  四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应规避的问题 

  (一)避免重复建设 

  在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具体方案时,应避免重复建设,尽可能实现有效对接。

  要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双方要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在互利共赢领域,以彼此相互接受的方式进行合作,优先考虑将各合作方已有的国家规划或战略进行对接。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与俄罗斯的“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跨欧亚发展带”战略以及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先行实现对接合作。此外,按照欧亚经济联盟的计划,在其框架内将于2016年建立统一的药品市场,2019年之前建立共同电力市场,2025年之前建立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市场。如果中国能够参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计划,势必能够寻找到丝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合作的契合点,并尽可能避免其重复建设,实现有效对接和区域福祉的最大化。

  (二)防范地缘政治风险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过程中,应注意防范地缘政治风险。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潜在风险将进一步加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沿线涉及国家众多,可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沿线区域或国家一旦发生政治危机或出现不稳定情况,会对整个“大棋盘”造成威胁。近来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在中亚地区活动猖獗,“伊斯兰国”组织恐怖分子渗透中亚并计划在中亚开辟“第二战线”;中亚国家之间的水资源争端、边界领土纠纷不断;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该区域的安全局势存在较大变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来自巴基斯坦塔利班恐怖主义的威胁。除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威胁外,尚有中东、北非动荡,乌克兰冲突等,这些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对于涉及面极广、涉及领域纵深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都是潜在的风险。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逐步展开,联盟及沿线区域的安全保障问题将会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因此,在防范地缘政治风险方面,二者也应全局谋划,并探索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对接合作。

  〔本文是新疆大学-清华大学中亚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度招标项目“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YYJ2014B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越南将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409/13617477_0.shtml

  [2]Экономист Елена Кузьмина-о ЕАЭС,санкциях,рейтингах и о том,зачем все это нужно.http://www. fergananews.com/articles/8399

  [3]Насколько значим Евраз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союз? http://inosmi.ru/russia/20140605/220809726.html

  [4]Кто будет владеть Евразией? Суперпроект века.http://www.dergachev.ru/analit/The_Great_Silk_Road/

  [5]《俄智库:“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助力欧亚中部发展》,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 2015-04/ 6220156.html

  [6]《张高丽:正积极规划中蒙俄等六大经济走廊建设》,http://news.sina.com.cn/c/2015-05-27/123631882195.shtml

  [7]《报告:中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50128/195232971.shtml

  [8]《以“创造性破坏”化解中国式产能过剩》,http://money.163.com/15/0318/05/AKVFTDGJ00253B0H.html

  [9]Начались переговоры о зоне свобод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между ЕАЭС и Китаем.http://informing.ru/2015/05/12/nachalis-peregovory-o-zone-svobodnoy-torgovli-mezhdu-eaes-i-kitaem.html

  (责任编辑 李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