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评析
李新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1期 2011年05月18日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的提出背景,认为俄罗斯畸形的经济结构在此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了其致命的缺陷,在所有G20国家中俄罗斯经济衰退是最为严重的,揭示了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目标,对俄罗斯政府为此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2020年实施的前景进行了客观地评估,指出了实施现代化应该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认为,普京提出的2020年发展战略与梅德韦杰夫的经济现代化是逻辑连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 俄罗斯 经济现代化 现代化战略

  【作者简介】 李新,1965年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33)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俄罗斯经济。2009年经济衰退7.9%,是15年来的最大跌幅,是G20中衰退最严重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俄罗斯从2008年的第51位滑落到了2009年和2010年的第63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经济多元化程度低以及金融市场欠发达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指出,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俄罗斯经济过分依赖能源产业的弊端完全显现出来,这种能源出口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俄罗斯发展是致命的。他表示,俄 罗斯应加快推进国家经济现代化进程,促使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发展高科技产业,节能、信息、航天、核能、医药等领域应成为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先发展方向,实现经济多元化,非能源部门收入应占财政总收入的30%~40%。争取用10年至15年的时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有力竞争者。2009年11月,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将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任务与目标。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现代化”概念,但其中经济现代化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不断增强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苏联保持了粗放型的经济方式,靠大量投入劳动力、资金与耗费大量原材料来保证经济的增长。1970年代末,苏联每单位国民收入钢耗超过美国90%,电耗超过20%,石油消耗超过100%,水泥耗费超过80%,资金耗费超过50%[1]。197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但一直到苏联1991年解体,其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近20年来,俄罗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延续,特别是2000年以来经济结构变动甚至更出现消极趋势。

  首先,“荷兰病”威胁俄罗斯经济。2005年2月,国际评级机构Standard & Poor's发表报告称,俄罗斯已经患上了“荷兰病”,石油出口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卢布坚挺,威胁工业的竞争力。从长期来看,“荷兰病”会造成资源从加工部门向采掘部门转移,导致增加值减少。经济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出口会削弱加工业发展的动力和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创造。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能源部门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8%,而生产最终产品即消费品和投资品部门的贡献只有23%。能源部门在工业中的比例达到了35.6%。商品出口当中原料占89%,其中能源占64%,而机械产品出口比1995年减少了一半,不足出口额的5%。2008年1月库德林指出,近7年来卢布对一揽子货币有效汇率升值了85%,是世界升值速度最快的货币[2]。本国货币的升值导致了进口的增加。2007年商品进口增长36%,2008年上半年猛增48.5%,进口商品占据居民新增消费的70%,严重威胁本国工业。近8年来,俄罗斯进口商品年均增加26%,超过所有的大国如印度和中国(23%)、美国和日本(7%)。进口商品在国内消费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30%上升到2007年的53%。同时,国内通货膨胀高居不下, 2000年以来, CPI年均上涨13.7%,而PPI则更是高达18.5%。

  其次,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畸形发展。第二产 业内部结构失衡,经济原料和能源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三产业比重下降,金融服务业严重滞后,2006年其在服务业产出中的比重不足6%,五年来只增加了40%。投资结构失衡,融资渠道单一。投资的主要领域分布是交通和通讯部门、房地产业、加工业和能源开采,对国民经济装备工业投资严重不足。企业主要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外部融资则主要是银行贷款和企业间贷款,其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过低。证券市场不发达,从而制约了投资规模的扩张。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收入差距从1992年8倍扩大到2007年16.8倍,基尼系数从1992年的0.29上升到2007年的0.42。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制约了国内消费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经济增长。地区间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研发投入不足,科技进步停滞不前。2008年俄罗斯研发投入占国家预算的比重为2.14%,远未达到1996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科学与国家科技政策法》规定的4%的最低标准,占GDP的比重不足0.4%。2008年实施创新活动的企业从2006年的2 490家减少到2 448家,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只有9.6%。

二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的提出:扭转俄罗斯经济结构的政治决定

  俄罗斯经济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为实施现代化战略奠定了物质基础。普京执掌俄罗斯政权8年时间,居民实际收入增加了1.5倍,失业和贫困水平降低了一半,经济稳步发展,GDP增加了72%,2007年GDP增长率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8.1%。商品进出口总额增加了4倍,吸引外资增加了6倍,而在此之前资本外逃每年达100亿~250亿美元不等。2007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入达到创纪录的823亿美元,证券市场市值是1999年的22倍。国家外债已经减少到GDP的3%,这是世界上最低的指标。截至2008年7月1日,俄罗斯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 683亿美元,2008年年初,稳定基金也达到了1 600亿美元。2005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 975亿美元,仅次于美、中、日、德、法,居世界第六位,人均11 861美元,迅速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自主整体上得到了保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两年俄罗斯兴起了真正的投资和消费高潮。开始了大规模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机械制造和住房建设计划,飞机和船舶制造正在进行结构改革,汽车和铁路生产吸收了大规模的投资。其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然而,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任重而道远。

  普京执掌国家政权的八年中,其核心政策就是让居民休养生息,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和农业四大“国家工程”。如今,国家积累了大笔的资金,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政治、经济已经逐步走上正轨,彻底扭转严重依赖原料和能源的畸形经济结构就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

  2008年2月8日,即将卸去俄罗斯总统职务的普京在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做了《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的报告,第一次正式确立了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其根本是人的问题[3]。围绕这个基本目标,普京规划了俄罗斯未来12年的教育、医疗和住房建设三大民生问题的解决方针。普京提交 给国务委员会的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是把俄罗斯从惰性的能源和原料发展道路转向创新发展道路的政治决定。这一战略包含了以科技进步及其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广泛的内容。希望最终将俄罗斯经济转向创新发展的道路,推向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快速和稳定增长的轨道。

  普京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就是要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今后12年内各主要经济部门要将这一指标至少提高3倍。为此,他在《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和2008年5月的总理就职演说中规划了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手段。首先必须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对战略资源的支配权,将国家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同时,消除对经济过多的行政压力,积极吸收私人资本到国有部门;进一步加强以企业“强强联合”为特征的战略行业重组,组建国家绝对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提高俄民族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大力发展基础经济部门,包括自然资源的深加工,发挥能源、交通和农业的潜力,对各经济部门的现有生产实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改善企业管理;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部门,如航天、造船、能源、信息、医疗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第三,加快道路、车站、港口、机场、电站和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落后地区,培育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心。第四,大力发展金融业,使其达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第五,努力建设良好的市场和竞争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和地区一体化进程、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

  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理普京批准了政府制定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计划》等文件。根据该文件,2012年前,俄罗斯将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2012年至2020年,国家将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构想》指出,到2020年,俄罗斯应在5~7个高科技行业成为世界领先者。“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核废料再生处理技术、氢能利用、超级计算机等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普京制定的2020年创新发展战略的最大特点就是恢复国家的作用。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第一次把战略发展问题提到了国家层面。没有国家的应有努力,战略也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另外,与以往的战略幼稚地强调万能的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不同,这一战略清醒地认识到俄罗斯经济的复杂情况。普京在强调GDP翻番任务的同时,他也指出了惰性的能源发展模式是死路一条。他确定了国家政策的方向,那就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本国优势,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能力,重建和扩大生产、社会和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然而普京的雄心壮志却被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迎头浇了一盆凉水。

三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普京《2020年发展战略》的启动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2009年实现GDP39.1万亿卢布,比2008年减少7. 9%。投资减少16. 2%,工业减产10.8%,其中加工业衰退16%,冶金行业衰退13.9%,机器和设备生产下降28.4%,运输工具和设备生产减少38%。2009年失业人数比2008年增加87.3万人,达到616.2万人,而危机前的2007年只有424.6万人。其中登记失业人数2009年同比增加41.1%,达到214.7万人。2009年进出口总额4 958亿美元,只有2008年的64.9%。其中出口3 040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35.5%,进口1 919亿美元,减少34.3%。

  只有摆脱原料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形成能够承受外部风险并有效应对挑战的强大经济。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使梅德韦杰夫提前启动了普京的《2020年发展战略》,使俄罗斯经济尽快走上现代化之路。他在其著名的《前进,俄罗斯!》一文描绘了国家现代化的未来图景,“在未来10年当中,俄罗斯将应当成为这样的国家,即公民的财富和高质量的生活将不再依靠原料而是依靠智力资源如创造独一无二知识的创新经济以及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出口得到保障。俄罗斯应当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国家,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人来探索自己的理想,寻求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的最好机会,俄罗斯有能力为这些勇于接受挑战的人提供这样的机会。这就是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关键是要付诸实施,也就是‘富有智慧的政策’,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建立稳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机制”[4]。

  为此,2009年5月,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 成立亲自挂帅的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制定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方面国家政策以及各方面的政策协调,确定国家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进行调节的优先方向、形式和方式。2009年6月18日,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便确定了五个“技术突破”的方向:节能、核技术、包括各种信息传递设施在内的航天技术、医疗技术特别是诊断设备和药品、包括制造超级计算机和软件开发在内的战略信息技术。这是提高俄罗斯技术水平的关键。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11月的《总统咨文》中第一次正式确定了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令世人 瞩目的惊人举措。

  首先是要实现国有部门的现代化,对垄断性企业进行结构性改革。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6月“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讲话认为,目前国有部门的比重太高,必须将战略企业数量削减到原来的20%,战略性股份公司从208个减少到41个,联邦独资企业从230家减少到159家。计划在2011年~2013年间对11家“重量级”国企和国有银行进行部分私有化,涉及金额200亿~300亿美元。这是20年来俄罗斯展开的第二轮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必须吸收私人企业参与现代化进程,国家的作用在于为本国和外国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和诚实竞争环境。

  其次,作为现代化任务的核心,创造一个进行世界级研发和投资的良好环境。通过补贴的方式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吸引著名专家、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对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扶持。建立公私合营投资基金,以私人资本补充国有资金,吸引战略投资者并对其投资项目进行融资。

  第三,完善国家治理结构,大大简化政府对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对创新企业和新技术项目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从2010年1月开始扩大对红利免征所得税的适用范围,简化程序。从2011年起对进行长期直接投资的新增资本实行免税,对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的企业免除所得税,对创 新领域的企业实行大幅度的税收差距,对经济犯罪进行调查和限制。

  第四,从2011年开始将对预算政策做出重要调整。重点放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上,例如推行“电子政府”项目,扩大互联网的普及,保障对青年学者和具有前瞻性研究的资助,支持经济和公用设施能源效率的提高。2010年政府拨款1.1万亿卢布,用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并发展高等教育和落实各种创新项目。这一数字占俄联邦全年预算支出的10%。

  第五,国际竞争是俄罗斯现代化的决定性激励机制,力争早日加入WTO和经合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六,优先发展的几十个重点项目已经开始实施。2010年5月,现代化委员会批准了涵盖计算机、核技术、航天、医疗技术和能源效率五大方向的38个项目和建设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的预算表[5]。为此三年筹资8 000亿卢布(约260亿美元)。

  第七,全面建设莫斯科国际金融中心为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发达的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国家金融体系,它既是俄罗斯现代化的手段也是现代化本身的目标之一。发展莫斯科金融中心可以大大加强卢布作为可能的储备货币的地位。

  第八,建设“俄版硅谷”集聚智慧资本。2010年3月,梅德韦杰夫宣布将在莫斯科近郊的斯科尔科沃建设新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超级科学技术综合体,优先发展能源、IT、通讯、生物医学技术和核能技术。该创新研发中心将为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设立企业孵化器,为它们提供附加服务,提供各种融资渠道:补贴、播种融资基金、风险基金。吸收大型国际公司参与研发。进驻该中心的创新型企业可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措施,包括10年内免缴所得税、财产税和土地税,企业社保费上缴标准比全国标准低一半等。该项目初期阶段的融资将由政府预算保障,2010年年底前政府将拨款40亿卢布,2011年计划拨款150亿卢布。

  第九,设立经济特区,吸收先进技术和资金。自2009年年底以来,俄罗斯政府分别在利佩茨克州、萨马拉州和鞑靼共和国设立三个工业生产特区,在莫斯科和莫斯科州、圣彼得堡和托姆斯克州设立四个技术开发特区,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摩尔曼斯克州设立三个港口特区,在阿尔泰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滨海边疆区和北高加索设立八个旅游特区。

四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建设:营造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联盟”

  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11月的国情咨文中强调,“我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应当以实现俄罗斯现代化任务为第一要务……对我们重要的是资本、新技术和先进理念的流入。所以,我们的对外政策应当是非常务实的”[6]。外交必须为实现现代化服务,为此确立了国家外交的优先方向,由于西方是俄罗斯所需要的投资和技术的主要来源,因而西方成为重中之重,唯有借助西方,俄罗斯才有可能获得发展“智能”经济的先进技术,俄罗斯需要与富裕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改善关系。他要求外交部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

  2010年5月11日,俄罗斯《新闻周刊》发表 了俄罗斯外交部制定的《有效利用外部政治因素实现俄罗斯联邦的长远发展计划》[7]。7月12日,梅德韦杰夫在外交使节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俄罗斯外交:保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的综合现代化》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应当更有效地利用我国对外政策工具来完成国内任务,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包括经济、社会领域和部分政治体系”[8]。梅德韦杰夫多次强调必须借助西方资金和技术,否则俄罗斯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梅德韦杰夫要求俄罗斯外交使节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为国内经济现代化特别是生产现代化服务,培育创新经济的因素。在俄罗斯历史上 外交部第一次被赋予了经济方面的职能:招商引资。与主要的国际伙伴结成“现代化联盟”,这个“联盟”包括欧、美、亚、非60多个国家。首先是德、法、意、欧盟和美国,同时与“金砖四国”发展多边联系,利用亚太地区的潜力来完善俄罗斯经济。此外,与独联体伙伴的合作依然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优先方面,其任务是建立广泛的互补的创新空间和统一经济空间,并与欧洲接轨。在这个“现代化联盟”中,俄罗斯提供投资机会和更大程度上的政治合作,以换取外国资本和技术。

  (一)与美国在创新领域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在俄美关系“重启”背景下,俄罗斯希望与美国构建互利平等的合作模式,寻求美国的技术转让,吸引投资,扩大贸易规模和优化贸易结构。2010年6月,梅德韦杰夫访问美国硅谷,寻求与美国的创新技术合作,并说服了思科系统公司对俄投资10亿美元。共同声明确定了三个合作方向:首先是创新投资,促进人才、物质和技术资本的形成;其次,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创意和创新竞争能力;第三,在新能源、纳米、航天和信息技术等共同的战略重点方面共同努力实现突破。

  (二)与欧盟国家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

  俄罗斯竭力在欧洲树立可靠伙伴和同盟者的形象,高度重视与传统友好国家德、法、意和西班牙的合作。2010年5月举行的俄欧峰会确定了伙伴方针,规定了共同开发的大型项目,包括对俄罗斯工业进行重新装备。鼓励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支持它们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收购欧洲资产,促使创新和高新技术生产向俄罗斯转移。通过创办一体化企业和发展外包的形式,积极参与泛欧经济技术网的建设。把俄罗斯与欧洲的“现代化伙伴关系”打造成“现代化联盟”的样板。

  (三)与亚太和新兴市场国家建立“技术伙伴关系”

  俄罗斯寻求与亚太地区各国均衡发展双边和多边合作,“长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有针对 性地与东盟主要国家如新加坡建立技术伙伴关系。重视中国与俄罗斯在G20、“金砖四国”和上合组织以及联合国安理会的共同行动。高度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断上升的作用,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崛起对俄罗斯全球和地区利益的挑战。加强俄印在全球和地区安全的现实问题和新挑战新威胁方面的伙伴合作。

  (四)加快原苏联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近年来积极加强与原苏联地区国家一体化进程,其核心是欧亚经济共同体,特别是俄哈白关税同盟和未来的统一经济空间。扶持欧亚经济共同体反危机基金和欧亚经济共同体高新技术中心,扩大俄罗斯卢布作为地区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使用,建设多边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发展共同市场,深化能源合作,支持俄罗斯企业进军独联体市场。在此基础上,与区域外大国建立平衡关系,在具有共同利益方面进行合作,但不能容忍区域外国家插手地缘战略周边国家的事务。加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作为地区重要的安全和应对威胁的工具。

  (五)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俄罗斯正在谋求扩大与经合组织的对话,并争取尽快加入WTO。试图利用亚太经合组织平台将俄罗斯能源技术和设备推向地区市场,不排除加入该地区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 性。充分发挥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构建能源(包括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合作关系,启动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在安全领域进一步提高上合组织的效率,保持上合组织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之间的紧密协调。与“金砖四国”伙伴协调在G20中的地位和立场。

  (六)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梅德韦杰夫要求系统研究外国经济现代化的经验,论证与外国签订中长期自由贸易协定以改善俄罗斯出口结构,保护本国生产者利益并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制定中长期双边高新技术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实施符合俄罗斯高新技术生产者利益的贸易标准,对参与境外合作的俄罗斯企业给予政治和外交支持,为境外俄罗斯投资者建立政治风险保险机制,促使地方与外国建立直接的经济联系,吸引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投入各俄联邦主体。

五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实施的前景:制约因素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着力解决由资源型向创新型发展模式的转变。俄罗斯领导人已经下定决心要实现这种转变,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成效如何,到2020年能否实现这一宏伟转变,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这一进程毕竟才刚刚开始。许多学者担忧2020年发展战略能否得到实现不是没有道理,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加以充分认识。

  (一)正像陆南泉教授指出的,这一宏伟转变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9]。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俄罗斯企业缺乏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只有10%的企业有创新积极性,只有5%的企业和产品属于创新型的。企业只有总支出的6%用于研发,而日本这一指标为75%,美国约为70%,欧盟在25%~60%之间。其根源在于俄罗斯经济缺乏创新动力。其次,如何解决俄罗斯对能源原料出口的依赖问题是经济现代化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从前述俄罗斯经济结构变化情况看,俄罗斯 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并没有削弱,而且依赖性更强,形成了俄罗斯经济有机体的鸦片依赖性,一方面要戒除“毒瘾”,强调要从出口原料为主导的发展经济模式过渡到创新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发展能源等原材料部门对俄罗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与现实需要。第三,固定资本更新缓慢,设备陈旧,经济粗放型发展,竞争力差,这些是老问题又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自2000年以来,虽然俄罗斯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但结构改革、技术更新极其缓慢。第四,投资不足。优化经济结构需要大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 竞争能力的经济部门和高新技术部门的投资。而资金来源却只有“毒品”及原料能源的出口,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第五,如何保证用于经济现代化的资金不被挪作他用或贪污掉,或者利用经济现代化作为幌子进行圈钱和寻租,是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据俄罗斯《报纸报》披露,官员贪污金额总数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10],“黑手”90%伸向国家和公共服务领域。因此,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这必然使俄罗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与保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俄罗斯致力于为实现经济现代化营造 “现代化联盟”的计划难以令人乐观。这个《计划》以欧美等西方国家为核心,在某些学者来看,实际上是俄罗斯转向西方的新的对外政策构想。的确,俄罗斯的根在欧洲。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从维特改革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休克疗法”,俄罗斯无数次地想融入西方社会,而欧洲却把它看作欧洲的亚细亚,是“野蛮之地”。俄罗斯历史上每次西化改革均以国内社会动荡而夭折。即使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全盘西化使西方的宿敌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崩溃,也未能使西方有丝毫感动之情,反而通过欧盟和北约东扩 前所未有地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普京执政初期对西方示好换来的则是其地缘战略周边的“颜色革命”。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重启”俄美关系却又遭遇“间谍案”。所以,俄罗斯政府必须认清西方国家的真面目,清醒地处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能将现代化的希望寄托在西方国家身上,只能依靠自己,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

  (三)如前所述,经济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拔苗助长。应该以斯科尔科沃创新城建设为试点,经过几年的时间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在国内多建一些创新城,并逐步将创新城的优惠政策和经验进一步系 统化并推广到全国各地,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激发创新和投资的热情。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使其有能力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不能只盯着中央政府的那块蛋糕。这也是梅德韦杰夫一直批评的现象。

  (四)俄罗斯科技发展优先方向及其相应的具体技术一直都是由教育和科学部制定并经总统批准的。最近的一次修订是2009年。与之相比,此次总统的“优先方向”更为狭窄、更为具体,甚至具体到技术术语。也许在梅德韦杰夫看来现代化工作要具体。但是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应该更宏 观,更全面,更具有指导性。

  (五)在地方和企业以及个人缺乏创新积极性和主动精神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责任非常重大。由于长期的专制主义、垂直集权管理,俄罗斯历史上的每次改革、资本主义时期的工业革命、苏联时期的工业化等无不是国家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所以,此次现代化进程也不能离开国家的主导。鉴于俄罗斯的民族特点,不能指望自发的现代化。国家的作用,正像梅德韦杰夫所说的,在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惠措施,引导地方和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新技术开发、增加投资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国有经济作用的认识方面,梅 德韦杰夫与普京表现出了一定的分歧。实际上就是如何确定国有经济的最佳比例关系问题,关键共识是国家必须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资源。

  〔本文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教授主持的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体系改组与规范重建:全球性问题对策研究》(批准编号:08&ZD05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张红侠)

  注释:

  [1]陆南泉:《当今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与面临的主要难题》,载《学习时报》2010年8月24日。

  [2]参见http://www.rian.ru/economy/20080130/97992059·html

  [3]ПутинВ.В.ОстратегииразвитияРоссиидо2020года.Выступлениенарасширенномзаседании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совета.08.02.2008. http://www.regnum.ru/news/954426.html

  [4]ВыступлениеМедведеваД.напленарномзаседании 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форума. http://www.kremlin.ru/news/8093

  [5]ЕвгенияПисьменная,НатальяКостенко,Медведев пристроил800млрдруб.//Ведомости, 18Мая2010, 88(2606).

  [6]ДмитрийМедведев,ПосланиеФедеральному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12ноября2009года.

  [7]Доклад МИД РФ:Программа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насистемнойоснове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хфакторов вцелях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развития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http://www.runewsweek.ru/country/34184/

  [8]ВыступлениеД.Медведева,Российскаядипломатия:защитанациональных интересовисодействиекомплексной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страны. http://www.runet.lt/rusworld/17422-rossijskaya-diplomatiya-zashhita-nacionalnyx-interesov-i-sodejstvie-kompleksnoj-modernizacii-strany.html

  [9]陆南泉:《当今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与面临的主要难题》。

  [10]ЛевМакедонов,ПоловинаВВПкоррупции//Газета,17 августа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