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
夏义善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1期 2010年12月24日
        中俄关系自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当时的苏联建交算起,已走过55年的风雨历程;自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算起,已有将近13年的平顺发展。两国已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同胡锦涛主席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等多项文件,又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成果显著。与此同时,两国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中俄关系发展的大方向,推动中俄关系持续、稳定和健康地向前发展十分重要。


  一 当前是中俄关系最理想、最稳定的时期

  中俄关系自两国建交算起,按其性质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的结盟时期、60~70年代的对抗时期、80年代的关系正常化时期和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到现在的两国关系平稳发展时期。
  (一)50年代中俄结盟是两国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两国安全需要作出的重大的历史抉择。它对保障两国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两国人民间结成的深厚友谊是两国共同的精神财富,对今后中俄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60~70年代两国出现的对抗是不正常的。两国关系的这一发展不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应从中吸取教训,以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三)70年代末两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关系正常化进程。这一时期确定的国家关系模式是正确的。它包括:
两国关系不应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而应以国家利益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两国关系的性质应该是不结盟、不对抗和不针对第三国。这些原则的确立为后来中俄关系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90年代初中俄关系开始了平稳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中俄关系是在吸取此前42年两国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国关系迎来了建交以来最好的时期。在叶利钦任总统期间,中俄关系上了3个台阶:1992年12月,两国宣布互视对方为友好国家;1994年9月,两国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京任总统后,继续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2001年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同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两国关系上了第四个台阶。现在,中俄关系发展顺利。
  首先,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对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中国支持俄反对车臣分裂势力。俄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坚持对台"五不原则",包括不向台湾出售武器,支持中国反对藏独和疆独。
  其次,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借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单边主义、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两国重视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完善和作用的发挥,并在该组织的框架内加强合作,维护和推动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欧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在经济上,两国合作不断扩大,2004年两国贸易总额将达到200亿美元。
  第四,在人文领域,加强了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了青年及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交流,巩固了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
  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使两国在政治外交、安全和经济等方面获益匪浅。两国已结成最重要的战略伙伴、都把发展同对方的关系列为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 中俄关系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两国关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相互信任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威胁论",俄方有些人担心中国强大以后会要求收复被沙俄夺去的大片领土;二是"中国人口扩张论",担心中国向俄远东推行移民政策,搞"人口扩张"。
  (二)中俄能源合作中出现的问题。2002年年底以来,中俄油气合作中出现了中石油公司竞标俄斯拉夫公司部分股权受阻和中俄石油管道改线两件事。这两件事被俄媒体和国家杜马某些人炒得沸沸扬扬,中国某些报刊也作了一些反应。这两件事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友好气氛。
  除了这两个问题外,中俄关系中还存在几个不平衡的问题:1.民间关系落后于官方关系;2.地方关系落后于中央关系;3.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4.实际关系落后于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的政治文件所表述的关系;5.两国青年一代之间的感情不及经历了中俄友好岁月的老一代之间的感情;6.两国部分媒体热衷于报道对方的缺点和阴暗面,出现了舆论和报道反映的情况与对方的现实脱节的现象。

三 中俄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中俄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在双方关系中不是主流,只要处理得当,就不致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
  首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国家间产生这样与那样的问题是很自然的。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不少人把这种关系理想化,认为中俄既然是战略协作伙伴,就不应该出现分歧与摩擦。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即使是盟友,也会有矛盾和分歧。美国和德、法在伊拉克问题上分歧很大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随着国家关系的发展和民间交往的增多,问题与矛盾会逐渐暴露。这几乎是一条规律。中俄关系已进入问题与矛盾的高发期,双方对此应有思想准备。
  第三,中俄都把发展经济置于重要位置,在对外交往中都极力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两国经济摩擦增多的又一原因。
  第四,俄罗斯流行"中国威胁论"不是孤立的现象,而 是世界其他地区"中国威胁论"蔓延的结果。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担心中国强大后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俄罗斯担心失去过去获得的中国领土,因而对中国人去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进行限制。随着世界其他地区"中国威胁论"的消退,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也会逐渐减弱。
  第五,中俄尚无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的经验和机制,因而某些问题出现后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久拖不决,例如"人口扩张论"等。
  对于中俄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对于"中国威胁论",可以用三句话来界定:1."中国威胁论"并不代表俄社会舆论的主流。2.炒作"中国威胁论"不是俄政府的主张。3.经过俄罗斯政府和俄领导人做工作,"中国威胁论"的势头已得到遏制。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威胁论"的存在不符合事实,会阻碍中俄关系的发展,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而注定没有前途。只要中俄两国政府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地发展两国间的政治关系,大力扩展两国经贸合作,加深两国政府职能部门的互信与合作,加强包括媒体、学术界、青年在内的民间交流与沟通,就能缩小"中国威胁论"的生存空间,遏制"中国威胁论"的发展。
  普京总统2004年10月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已就解决中俄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达成重要的协议。
  首先,两国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长达4300公里的中俄边界全部划定。这有利于消除俄罗斯某些人对中国收复失地的担心。
  其次,两国签署了建立非法移民工作小组的协议。该工作小组成立后将研究和制定有关措施,以加强边境管理,打击非法移民,建立正常的过境秩序。这有利于解决"中国人口扩张论"的问题。
  第三,两国领导人已就能源合作问题交换意见。俄方表示:1.俄发展对华能源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2.俄计划中的泰舍特-远东石油管道通过斯科沃洛基诺,这里距中国边界只有70公里,俄答应从这里将管道铺到中国。3.在修好通往中国的管道之前,用铁路向中国供油。供油量在2005年将达到1000万吨,2006年达到1500万吨。4.俄中韩天然气管道已完成可行性研究,不久俄政府将该管道与远东石油管道一起审批,争取近期施工。5.俄方建议签署中俄能源合作纲要,规划和推动两国能源合作。中方对俄方的表态给予了积极回应。俄方的上述表态尚待落实,俄远东石油管道何时审批、何时施工尚不清楚,但是俄修建俄中石油管道和同中国加强能源合作的方向已定,这有利于澄清人们对中俄能源合作前景的疑虑。
  普京总统在会晤胡锦涛主席时曾说过一句话:"是国家利益使中俄走到一起"。它道出了中俄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当前,使两国走到一起的共同利益是:
  1.中俄在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面前是一对弱者,两国同时受到美国的挤压。国家利益要求两国站在一起,相互借重,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外部压力。中俄的弱者地位至少还要持续20~30年,因此,两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相互借重、相互支持。
  2.中俄都面临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俄罗斯有车臣问题,中国有台湾等问题,两国都需要对方的坚定支持。
  3.中俄都把发展经济作为最紧迫的任务,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可靠后方。
  4.中俄经济互补性强,两国需要互通有无,发展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5.维护和促进中亚的稳定与发展是两国安全的需要。双方都需要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与中亚各国一起,加强协作,共同维护和促进中亚的稳定与发展。
  实践证明,中俄关系的良好发展,不是由某个领袖人物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国家利益所使然。今后两国关系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双方善于处理,这些问题不会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导面。现在两国关系已相当成熟,双方领导人已经能够提出和讨论各种问题,并使之得到圆满解决。可以预计,中俄关系会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与矛盾中稳步前进。两国关系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