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潜心钻研的新成果——评《中亚人口问题研究》一书
孙壮志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6期 2010年12月24日
        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地区,有5700万人口,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其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很频繁,对欧亚大陆腹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曾影响到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往。由于中亚地区人口的结构与布局经常发生变化,对其当前的总体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研究,一方面作为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很重要;另一方面作为需要详细、可靠的统计数据来支撑,同时又要使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又很难。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的吴宏伟博士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这样一部在国内仅见的专题研究成果——《中亚人口问题研究》[1],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比较高的。

主题明确 结构合理

  人口问题研究是社会问题研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领域之一,是研究一个国家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前提。
  近年来,中亚国家越来越重视本国的人口问题研究,重视人口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重视对本国未来人口发展的长远规划。同时,中亚人口问题也已经引起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中亚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搜集了相关的人口资料,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发布国别人口问题研究报告。
  中亚和我国相邻,不论在历史上,在跨境民族上,还是经济上和我国都有密切的联系。中亚人口问题研究对我国而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亚人口问题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重点课题,其核心部分又是吴宏伟的博士论文。作者在选题及设计篇章结构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以国际政治的视角看待中亚的人口问题,是比较独特的。
  《中亚人口问题研究》共分9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沙俄与沙俄以前中亚地区的人口状况;第二章主要向读者提供苏联时期历次有关中亚的人口普查材料,研究介绍这一时期中亚地区的人口状况与特点;第三章主要介绍中亚国家独立以后人口发展与现状以及作者对其未来发
展趋势的看法;第四章主要是介绍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出现的跨境移民和国内移民运动,并对导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章主要是介绍中亚国家人口政策;第六章是人口与经济问题,主要是人口研究领域和经济有关的问题,如劳动力、就业、失业和国民收入等;第七章是人口与民族问题,主要是介绍与人口有关的双语和多语现象以及探讨人口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第八章是人口与国内政治,主要分析人口与国内政治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第九章是人口与国际关系,主要是论述人口问题对中亚地区国际关系以及中亚与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
  该书的前4章主要是纵向介绍了中亚人口变化的历史、现状、特征和趋势,线索比较清晰,使读者可以了解中亚地区人口的基本情况。后5章的重点是中亚五国的人口政策、人口问题在国内和本地区产生的相关影响,谈了几个关系,实际上强调了人口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这个部分是横向地,不是孤立地谈人口问题,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探讨有关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
  

内容翔实 资料新鲜

  该书的内容比较丰富,没有拘泥于只探讨人口的状况、分布和趋势,而是对民族、语言、劳动力结构及人口问题对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和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涉及面比较广,论述的问题也比较多。书中列举了大量人口统计方面的数据,全书使用了120多幅图表。其中,第三章介绍中亚人口现状与趋势,配了多达41个图表,非常生动、具体,而且很直观地说明了所论述的问题。作者利用了大量外文参考文献,而且很多都是第一手的新鲜资料。作者在写作本书期间,于2003年3~9月作为国家教委派出的高访学者到吉尔吉斯斯坦从事学术访问和交流活动。他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在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材料,极大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为完成这项课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作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有的中亚国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很少公布自己国家的人口资料;现有的材料极其分散而且是用多种语言写成的,有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语言文字图书外很难见到其他语种材料;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材料数据出入较大,很难进一步核实。因为涉及国家较多,材料的占有量各有所别,有的国家材料较新,是2002年年末甚至是2003年年初的数据,而有的则是1999年或2000年的数据,无法统一起来。对待和处理这些不同国家人口数据,吴宏伟博士仔细甄别,力求最新,在时间上虽然没有统一起来,但对每一个国家,都尽可能采用比较新的和比较权威的数字,以满足不同读者在研究中亚不同国家问题时的需要。
  作者表示,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建立一个中亚人口研究的平台,为读者尽可能提供苏联时期、中亚国家独立以后乃至未来若干年内系统而详尽的人口资料。根据作者的估算,2010年中亚地区人口总数将接近6300万,到2020年会超过7200万。在此基础上,从事中亚其他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可以对中亚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如中亚政治体制问题、民族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定位与市场开发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前,在研究中亚人口问题时所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各国人口普查数字和政府历年公布的统计数字,以及通过不同渠道得到的数据有较大出入。比如,哈萨克斯坦1999年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数量为1495.31万,而政府同年初公布的人口数字是1549.13万;塔吉克斯坦2000年1月公布的人口数字是611.68万,独联体1999年公布的塔吉克斯坦人口数量为618.78万,而2000年1月全国人口普查数为612.75万;吉尔吉斯斯坦公布的1999年年初全国人口数与同年2月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数也有较大差距。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判断,争取给读者一个尽可能准确的信息。他为此作出努力,比如在统计中亚维吾尔族的数量时,他参考了很多数据,同时考虑了一些人为的因素,比?quot;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的民族成分因各种原因改为当地主体民族",慎重地推断出,目前中亚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数量应该在31万左右。

观点明确 特色突出

  作者不仅仅是在单纯地提供中亚国家的人口材料,同时也对其中许多材料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还就中亚人口领域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者总结了中亚五国人口数量变化、移民及人口构成的基本特点,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独到之处。作者对中亚各国人口状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作者认为,中亚地区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主要分布区。在地域分布上整个地区呈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就各国看又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和独立以前相比,中亚各国人口的都市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主体民族城市化程度提高较快。独立以后中亚各国都出现了大规模跨国移民运动,外迁人口数量远大于迁入人口数量,10年中,外迁移民总数在460万左右。迁出移民以操俄语居民为主,迁入移民以迁入国主体民族为主。
  作者提出,未来中亚地区人口发展趋势将会呈现出几个特点:(1)继续保持较高发展势头。移民因素对中亚人口影响逐年减少。中亚各国都在相继进入一个旺盛的人口发展时期,在相当长时期内中亚各国人口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增长动力主要是农村居民,各国除哈萨克斯坦以外普遍将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2)人口年轻化的趋势将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人口年轻化的主要动力仍然是以主体民族为代表的本土民族居民。(3)当地民族,特别是主体民族在各国人口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民族结构单一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4)大规模移民运动有望在较短时间内逐渐平息,跨国移民会逐步处于稳定和正常状态,但造成移民浪潮的一些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今后的移民主要以改善生活和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为目的,即所谓的劳动移民。
  作者对跨境民族问题,特别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跨境民族进行了研究,没有因循中亚国家学者的说法,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关于中国境内撒拉族与中亚土库曼人的关系。关于"非法移民"的问题,作者更是结合在哈萨克斯坦学习的经历,反驳了哈方某些媒体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他强调,移民问题可能今后会对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关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作者对中亚国家的语言问题颇有研究。他提出,在中亚国家语言问题被严重地政治化了。这些国家政府大力推行国语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这一步迈得太急和太快了些,忽视了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而且推出和限定的时间都是不合时宜的。作者还认为,无论是从国家稳定角度看,还是从包括主体民族在内的各民族发展角度看,中亚国家出现的国内人口大流动,是利大于弊。独立初期面对出现的跨境和国内人口流动浪潮,中亚国家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在管理方面,尤其在制定有关政策方面可以说是很滞后的。
  本书围绕中亚人口问题逐步展开,对我们研究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宗教、语言以及社会问题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第五章《中亚国家的人口政策》对我国制定和执行人口政策、民族政策和移民政策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章《古代与沙俄时期中亚民族与人口》和第九章《中亚五国人口与国际关系》因资料不足或研究不够,显得单薄;个别人名、地名不够规范;一些注释(特别是外文注释)没有仔细核对。尽管《中亚人口问题研究》还不是尽善尽美,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有内容、有观点、有创新的学术著作。

                                                                                                               (责任编辑  刘庚岑)

 

       [1]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