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俄中战略伙伴关系是保障国际安全的一种模式
〔俄〕М·Л.季塔连科* 来源: 2010年08月27日
  确保全球和地区的持久和平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础和目标。如今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就不能不考虑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的这样一种重要因素,即我们的东方邻国———中国正在迅猛发展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处于高度友好的水平,这为巩固整个国际安全和解决我们两国安全的共同问题创造了积极条件。鉴于我们两国的国际优先方向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一同采取一些促进和平的步骤和行动。总之,中俄两国在诸多方面的相互协作将有助于消除世界政治进程中出现的对抗趋势的影响或将其控制在地区范围内。

  为了全面描述目前两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相互协作,应重点分析近15年来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

  1989年苏中关系的正常化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它在客观上为刚刚建立的俄罗斯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曾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即使在对抗时期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没有发生动摇。

  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两国蕴藏着一股相互协作和合作的积极的潜在力量,它得到迅速发展并发生了质的变化。1996年双方第一次达成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向。不言而喻,双方在当时只不过是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声明而已,尽管如此,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997年发生了与安全问题有直接关系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即签订了《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联合声明》和《关于相互消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协定》。正是这一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俄罗斯、中国以及中亚国家在苏联解体之后能够寻找到一种双方都可以共同接受的解决边境问题的方案。众所周知,边境问题的解决是日后建立这种重要的新架构的基础,其中包括在安全领域建立像上海合作组织这种新架构。

  随着相互接近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和中国于2001年7月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从简单的和平共处和睦邻友好发展到战略协作和战略伙伴。无论是俄中双边关系的发展速度,还是双边关系的法律形式,在当时的国际关系实践中都是前所未有的。睦邻友好条约作为一种国际法文件,成为俄中战略伙伴的法律基础,该条约在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

  俄罗斯和中国用全新的现代国际关系术语———“战略伙伴”、“战略协作”概念进行表述并赋予其具体内容,丰富了国际法条款和联合国的准则。事实上,为了保障各国共同的对外政策优先发展方向和每个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俄罗斯和中国向世界提供建立当代民主的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模式———不是一种联盟或集团的模式,而是长期的、开诚布公的、不针对任何人的和互利互惠的伙伴模式,实行并行不悖的方针的协作模式。

  目前,以法律条款予以确认的两国战略协作关系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的共同宣言中,俄中关系的一些原则得到具体化并得到发展。

  在过去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框架下,如今又增加这样一些原则:“相互支持,努力增进政治互信;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立足长远,谋求共同发展;坚持相互借鉴,扩大人文交流,巩固友好的社会基础”。正如文件中所指出的,“为了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在对外政策中双方将坚持协调配合,深化战略协作”[1]。

  目前,在两国关系中已形成多层次和多领域的谈判对话机制,这种机制正在富有成效地发挥作用。它包括高层定期会晤机制、两国首脑会晤机制、在两国首脑会晤中确定实现高层会晤上达成的协议的一揽子实际举措。而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和他们的共同决定将由两国15个跨政府部门的分委会等机构进行具体研究策划。为了增进两国社会舆论的相互广泛理解,在2006~2007年两国相互举办一系列大规模的国家年活动,这是两国合作,加强文明对话,促进在教育系统推广俄语和汉语教学的另一种方式的延伸。俄中经贸合作快速增长,2006年两国贸易额已超过330亿美元,是1997年两国贸易额的5.5倍。2007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400亿美元水平。俄中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十分紧密和牢固。

  诚然,倘若对发展合作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视而不见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在谈这些困难和问题时,重要的是要看主流:两国的根本利益是相互吻合的,两国对全球发展问题和自身的共同发展问题、对地区和双边的方方面面问题的看法是相同或相近的。中俄关系中现存的问题不具有对抗性质,并能够在双方互信和协作的框架下予以解决。

  俄中之间已建立起来的可靠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立足长远,具有有效的法律基础和丰富的合作机制。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国际关系的模式,它符合两国最广泛的利益,包括实现巩固中俄自身以及地区和全球安全的任务,可以使中俄在这一领域切实进行相互协作。

  俄中两国对保障持久和平的原则、方式、道路和机制的看法是相同的、或者吻合的、或者相似的。这里所指的是两国共同坚持这样一些立场,如世界的多级格局和多种文明并存,集体对外政策,不允许在世界舞台上搞强权政治和推行单极政策,必须无条件的遵守国际法原则等。鉴于中俄两国具有重要影响,所有这一切均使俄中关系成为保持世界稳定、抵制和消除强权政治影响的一种重要因素。

  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合作是俄中为了维护安全在实施真正的和潜在的外交伙伴关系的关键方向之一。因为安全始终是集体外交,即当代国际关系的基础原则的一个主要的和普遍公认的要素。

  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建立一个稳定、公正和民主的国际秩序而积极协调参与联合国事务,可以有效地影响世界进程,并通过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

  众所周知,联合国在其发展中正经历着复杂时期,联合国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对联合国必须进行改革的理解,俄罗斯和中国的立场是一致的。它表现在俄中一致看到这种变革的矢量,既考虑到一系列国家的作用日益增长,又要求保存这个作为集体预防安全威胁的主要国际机构。

  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双边合作形式,还有多边合作形式。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正在有步骤地发展的相互协作进程是多边合作形式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实例之一。这三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明显加强,与此同时它们共同面临着全球性和地区性挑战和忧虑。中俄多边合作的另一平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

  与巩固国际安全最直接相关的是两国在国际反恐中的多方合作,还有在打击跨国犯罪和贩毒以及在不扩散领域,首先是不扩散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领域进行的多方合作。

  还应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在涉及安全的广泛领域中进行合作对于亚太这样一个重要地区是尤其重要的。特别重要的是,使该地区不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局部上不出现分割界线,使任何有争议的地区局势都能用和平的手段予以解决,从而为该地区永久地建立一种相互理解和建设性的氛围。俄中两国的这种外交政策方针在中国被称之为“和谐世界”的政策。

  上海合作组织是俄中战略协作和合作的一个重要舞台,其中包括俄中在地区和全球稳定与安全问题方面的战略协作。俄罗斯和中国都把上海合作组织视为反对“三股势力”———民族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分裂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地区性组织,同时又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两国在全球和地区层面上实现自己战略利益的一个有效的地缘政治机制。我们认为,如果上海合作组织能够与其他地区性组织进行有机地协调,与联合国紧密协作,它就能够成为从西欧到亚太地区的一个欧亚“稳定弧形地带”的中心环节。

  指出俄中相互协作的另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 的,即俄中对国际安全问题发挥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尤其是在亚洲和亚太地区。这里指的是“通过合作达到经济安全”这个经济提法,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这个提法的影响力。

  全面深化俄中基础设施方面的经济合作,能够促进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期盼已久的振兴,并有效地促进中国提出的振兴东北发展纲要和西部开发计划的实施,还可对整个亚太地区合作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根据确定国家整体实力的九要素方法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和经济战略研究所的学者们开始对中国和俄罗斯现有整体实力的形成及其增长分别进行了基础性的、深入系统的全面研究。

  这九个要素是:

  1.治理

  2.疆域

  3.自然资源

  4.人口

  5.经济

  6.文化与宗教

  7.科学与教育

  8.武装力量

  9.对外关系

  在2005~2006年期间,根据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库济克提出的这种评估方法,我们对俄罗斯和中国两国各自的和平崛起能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体现在我们两所共同撰写的专著《2050年:中国—俄罗斯共同发展战略》一书中。

  前不久中国发行了该书的中文版。

  通过这种全面研究,学者们得出一个主要结论: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尽管在全球化背景 下双方已对共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达成共识,但要解决和平发展和崛起的任务,还需要在共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配合和长期合作。

  当然,局势是不会自动按照这种乐观方案发展的。为了把两国关系进一步坚定有力地推向前进,还需要有俄中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意志,还需要两国的政治精英和学术精英为了两国人民的命运共同建立历史责任感。这项工作将会得到百倍的回报,因为它符合俄罗斯和中国内部发展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强俄中的安全及其国际地位。而两个大国在逐步形成中的共同发展战略基础上建立爱好和平的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的模式将成为维护国际稳定、巩固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冯育民译)

  (责任编辑 常 玢)

* 本文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М.Л.季塔连科2007年10月25日在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的讲话。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载《人民日报》200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