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剧变后的保加利亚-参加保加利亚语言文学研讨班活动见闻
李京元 来源:《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第6期 2009年10月19日

    应保加利亚保学家协会和大特尔诺沃大学的邀请,我于1991年7月25日至9月9日参加了
在大特尔诺沃市举办的第14届国际斯拉夫语言文学研讨班,来自17个国家的54名代表参加了
这次活动。保加利亚方面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教育部和大特尔诺沃大学科学基金会为此特
出资24万列弗来举办这次活动。现我把在一个多月中有关剧变后的见闻做如下介绍。
              一、经济形势严峻,短期内难以好转
    1989年保加利亚发生剧变后,由于社会混乱,罢工浪潮不断,全国大小工厂处于停工或
半停工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经济逐步恶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面滑坡,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1989年保加利亚财政赤字累计达400亿列弗,人均高达4200列弗。1990年国民收入下
降13.6%。1991年1至2月份国民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9.3%,工业产值下降幅度最大,
为25.1%。全国505家工业公司中有330家减产,2月份有113家工业公司未生产任何产品。在
全国273个乡中,199个乡生产下降,其中30个乡下降幅度超过40%,与去年头4个月相比,
总出口下降56%,卢布区下降最多,对可兑换区出口只略有增长;由于外汇紧缺,与去年同
期相比,进口减少65%。今年8月份与去年相比,生产下降幅度高达29%。下降的原因是苏
联减少或停止对保加利亚的原材料的供应,加之海湾战争,切断了对保的石油供应,使原材
料短缺,生产成本上升。目前工厂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普遍涨价,有的比原来高3至6倍。此
外,电力,热力,工业用水等也都提高了价格,而一些工厂企业因利润下降,从去年下半年
起一方面大批解雇工人,而另一方面则又造成劳动力的短缺,开工不足,加剧了生产下降。
    2.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加剧。
    从1991年6月5日起,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13%-140%,电、暖气和煤上涨了70 a/o。今
年9月1日汽油又涨到7列弗一升,上涨60%,飞机票从索非亚到瓦尔纳单程从40列弗(1988
年)涨到183列弗,往返涨到282列弗。从索非亚到布达佩斯的机票由200多列弗涨到2000多
列弗,外国人在保加利亚购票只能使用外汇。从索非亚到莫斯科的国际车票涨到1200列弗,
而原来只需100多列弗。从索非亚到瓦尔纳的火车票由10列弗涨到68列弗,公共汽车票(市
内)从0.06列弗涨至1列弗。一公斤酸奶从0.24列弗涨至1.95列弗,一公斤面包从0.35列弗涨至
3.56列弗,一公斤面粉从0.60列弗涨至1.50列弗,一升瓶装可乐从1.20列弗涨至8列弗,一
瓶啤酒从0.60列弗涨至2列弗,一升食用油从1.5列弗涨至12列弗,一公斤猪肉从5列弗涨至
19列弗,一公斤鲤鱼从1.20列弗涨至12列弗,一公斤猪肉馅从5列弗涨至35列弗,一公斤精
火腿(一等)从5.5列弗涨至40列弗,一公斤奶酪从3.75列弗涨至21列弗,1公斤黄油从0.72
列弗涨至5列弗,一套毛料西服从120列弗涨至440列弗,国产片电影票从0.50列弗涨至3列
弗,报纸从。.05列弗涨至1.20列弗,其中书涨了3-5倍。1990年上半年主要商品的价格平均
上涨40呢.11月末商品零售价格比5月份上涨46.9%,食品价格上涨30.4%,生活日用品上
涨54.4%,同期生活费)11_LFY36.4%,而今年头三个季度与去年年底相比,商品价格实际土
涨36 %,通货膨胀率达485.8/0。保加利亚现在已有40,9%的人生活在社会最低水平线以下,
大部分人的工资只够吃饭用。
    3.旅游业遭到沉重打击。
    保加利亚是个传统的旅游国家,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收入在保加利亚国民经济中占据显要的地位。由于近二年来苏联在东欧各国持续动荡,经
五会解体,保加利亚规定来保旅游必须支付外汇,这一规定使得传统的苏联东欧各国的旅游
者面对高物价的保加利亚望而却步。加之保加利亚邻国南斯拉夫发生内战,南斯拉夫关闭
国境,来自西方的游客无法从南斯拉夫取道而来,使西方游客大减。海湾战争的爆发,使中
东的大亨们也无心怀揣巨款到保加利亚海滨消磨时光。这次组委会组织我们到黑海北部著名
疗养地阿尔贝纳旅游一周,很难看到往年宽阔的海滩上挤满了人的景象,到处冷冷清清,只
有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插在海滩上,人少得可怜。据说,今年6月下句阿尔贝纳只有4000多名游
客,别的旅游点也如此,南部海边一景点1400多个床位,仅有来自英国、瑞典、荷兰、挪威
的150名游客,著名景点“太阳海岸”也只有30人,而去年同期则达1000多人。今年布尔加
斯市(南部海滨城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宣布,大家可以无限制地自由买旅游卡到矿泉疗养地
或海边休假,10天住小帐蓬仅85列弗,一个床位一晚上只收8至10列弗。二星级旅馆包括食
宿费每天110列弗至120列弗。但保加利亚旅游者由于害怕不安全及高物价,无人愿意前
往。在这里我注意到旅游点的物价高得令人瞪目。一公斤桃高达12列弗,别的地方只有4至5
列弗,啤酒12列弗一瓶,别地2列弗,葡萄一公斤14列弗,别地3列弗,西瓜一公斤8列弗,
别地1.30列弗,一杯可乐7列弗,别地1.20列弗。除此以外,经常发生吉卜赛人抢杀事件,
今夏就有3名西方游客被杀,“白色恐怖”笼罩海滨,使旅客兴趣大减。今年预计保加利亚
旅游业将损失十几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4.债务负担沉重,国库空虚。
    截止到1989年底,保加利亚欠西方和苏联的外债分别为108亿美元和43亿卢布,内债累
计已达110亿列弗。1989年仅外债还本息就耗去当年自由外汇收入的79%,大大超过国际公认
的借债警戒线。,1989年财政赤字达13亿列弗,占当年预算的6%。1990年6月30日保加利亚外
债达110亿美元,人均 1200美元。仅1990年需还本付息35亿美元,超过保加利亚全年的外汇
收入。由于经济极度困难,保加利亚实际上从1990年3月起停止偿还外债,1990年5月份国家
外汇储备只有2亿美元,达到了危险点。到1991年8月止,保加利亚外债已达150亿美元。现
在保加利亚国库只有1.2亿美元,31.560吨黄金储备,合3.74亿美元。
    5.市场供应依然紧张,购买力下降。
    目前,国家控制的43%的主要商品的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大大减少。由于物价不断上涨,
特别是食品比过去价格高出近10倍,而工资只涨3至4倍,所以购买力大大下降,居民手中的
货币与市场商品供给的比例已降至2.2 : 1。由于近二年保加利亚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早,农
作物欠收,饲料不足,加上生产经营活动混乱,食品加工业这一传统产业也十分不景气,造
成市场供应一度紧张。1991年2月初保加利亚对许多燃料、原材料性商品以及食品的进出口实
行临时性的限制,暂定为一年。这一措施就是针对国内消费市场出现的危机状况制订的。
1991年生产的粮食谷物、活畜、肉类、奶酪等的出口税按列弗计算达合同金额的300100对生
皮革、羊毛、棉花、亚麻、蚕茧、伺料谷物、豆类、各种奶类、糖、植物油等16种商品的出
  口是完全禁止的,全部商品的进口税在15%的范围内,以此维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山于保
加利亚居民现可自由出国旅行,大量的旅行购物团开赴西方各国,他们购进了大量的商品,
从口香糖到高级组合音响,西方商品以其高质量压倒了保加利亚同类产品,使保加利亚商品
将出现滞销的危机。这些西方商品大都在个体私营商店经营,价格高得惊人。例如一个飞利
浦高压锅售价达1000多列弗,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一台21寸直角平面的彩电要几
万列弗。我应朋友、同学之邀,走访了索非亚、瓦尔纳、鲁塞、普列文、大特尔诺沃及几个农
村,给我印象最深的其中一点是保加利亚商业系统私有化进程加快。象普列文(保第6大城
市)主要商业街90%的商店已实现了私有化,大部分商店经营清一色的西方商品,由于价格
过高,只有爆发户前去购买,一般老百姓都望而却步。而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本国食品,
诸如面包之类,供应依然不足。由于日前保加利亚农村正在推行私有化,地归原主,但又没
有真正落实,致使大片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因此,笔者认为保加利亚粮食短缺现象一、二
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
          二、政治生活渐趋平稳,但社会危机因素依然存在
    从1989年11月至今,保加利亚发生剧变已近二年了。保加利亚政坛几经变化,终以社会党
人卢卡诺夫政府垮台,无党派人土波波夫组阁而告结束,各党派内部也几经离合,彼此间的斗
争也基本告一段落。笔者在保加利亚一个多月中感到,社会生活转平静,没有爆发大危机的动
向。但是,由于生产下滑严重,失业人数增多,经济危机加重,因此社会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
    1.失业已成为保加利亚社会的严重问题。
    由于政治经济危机,保加利亚一些部、经济机构被关闭,一些工矿企业因原材料短缺或
销售困难而相继关闭,导致大批人员失业。1990年6月失业人数为2,2万人,10月份为7万多
人,1990年底达10万人。1991年8月达25万人,预计到1991年底将达30万人,失业率高达
8%。失业者中,63%是妇女,42%是30岁以下的年青人。而受过高等或中等专业教育的失
业者竟高达50%,致使许多大学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境地。、据参加这次活动的保加利亚英文
翻译(现为4年级学生)讲,由于保加利亚经济不景气,大学生毕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就连个体咖啡馆招待员这一职业都很难找到,所以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人飘泊海外。目
前已有30万人出走,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说,若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要到外国寻求
  “发展”。
    2.社会秩序混乱,犯罪率急剧上升。
    保加利亚国内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目前,保加利亚犯罪率急
剧上升。1990年犯罪总数为69636起,比1989年增加了16。这些犯罪案中盗窃案1257起、增
加了48%,蓄意杀人案238起,抢劫机动车案达5944起。据保加利亚人介绍,今年犯罪率将比
1990年增加20%,现在老年人和妇女成了歹徒抢劫的对象。许多家庭不得不安了防盗门,有
些人不惜花高价买狗以防不测。目前夕保加利亚狗的身价猛涨,但仍“供不应求”。我们抵
保后,组委员会负责人及保加利亚朋友们就一再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尤其是贵重物品要收拾
好,晚上上街要结伴而行。为了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所住的学生公寓全天有人看
守,陌生人一律不准入内。外国人在保加利亚旅游丢东西已成为家常便饭,只能自认倒霉。
中国驻保加利亚使馆一位外交官在街上行走,手提包就在光天化日下被抢走。有些外交官的家
里也发生了被盗事件,案子始终破不了。令人吃惊的是保加利亚军人犯罪案件也逐年增多。
据保官方报道,1990年全军共发生3000多起犯罪案件,2358人受到军事法庭制裁。发生79起
危及个人生命安全的恶性犯罪案件,有56人死于非命。1991年1至2月,仅索非亚军区就发生
5起凶杀案件和5起自杀事件。1990年新入伍的士兵中试图自杀的人数占15.66%,今年更呈
上升趋势。现在,许多保加利亚人建议取消义务兵役制,改现役期为一年。目前,年满18周
岁的男性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服兵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3.青年人精神颓废,崇洋媚外严重。
    1990年保加利亚神学院第一次招女学生。10个名额,竟有250名女生报考。1991年保加利
亚最高学府索非亚大学设置神学系,女生报考人数达202人,超过男生的124人的招考人数。
  目前,保加利亚信教人数急剧增大,近一半年青人开始信教。每逢节假日全国大小教堂挤满
了信教的人,就连二、三岁的小孩也在父母的“劝说、诱导”下来到教堂参加洗礼。一次洗礼
费用达20至50列弗,外加给主持一份价值在200列弗左右的礼物(诸如浴巾、香水之类)。
许多高校规定历史系高年级学生假期到教堂参加义务服务,给一定的报酬,报名的人很多。
现在,教会在保加利亚社会生活影响很大。另一触目惊心的现象是保加利亚大中小城市,甚
至农村各种“黄色”报刊随处可见,其“黄色”程度不堪入目,许多小学生为了挣钱也沿街
或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叫卖这些“性文学”报刊。仅索非亚一市目前已有二家性商店开
张。目前,保加利亚电影业也受到“黄潮”的侵袭,各种有关暴力、性爱等题材的西方影片
充斥大小影院,尽管票价近5列弗,但仍场场爆满。每当上映国产及苏联等东方国家的影片
时,宽大的影院里常常冷冷清清,不足15个人,使得影院不得不停映。(保电影院大多在20
人以上观看才放映)。保加利亚大中饭店卖淫活动猖獗,为了招来生意,许多饭店举办脱衣
舞晚会,这些演员大都来自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连美国人都讲,脱衣舞在美国
都有固定场所,且各种限制措施很多。没想到保加利亚在这方面比美国还开放?I目前保加
利亚,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每天报道西方国家的消息占播出时间的近60%。西方商品充斥保
各地,青年人盲目崇拜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他们以穿美国等西方衣服为荣。全国各地到处
都有卖美国小台式国旗,有些人甚至把美国国旗贴在了车窗上,在许多人眼里,美国是人间
天堂,许多学生都梦想有朝一日能踏进美国的大门。因此考“托福”之风日盛。
    4,地区性危机加剧,影响国内的稳定。
    由于苏联东欧局势动荡,各种民族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目前,保加利亚境内有
150万土耳其族人,他们与保加利亚人由于历史原因,加上日夫科夫时期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两族人积怨很深。保加利亚邻国南斯拉夫局势不断恶化,各共和国纷纷要求独立,其中马其
顿共和国独立与保加利亚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在马其顿问题上保与希腊、南斯拉夫一向
分歧严重,近期三方互相指责的事件层出不穷。另外,苏联“八·一九”事件对保加利亚影
响很大,保与苏有着多年非同一般的传统关系,受苏的影响很大。目前苏共被取缔,对保
加利亚社会党造成重大影响,社会党从“八·一九”事件前36.6%的支持率下降到25/0,而
反对派民主力量联盟的支持率由34%上升到36%,因此,社会党在目前的选举中已无取胜的
希望。今后,保加利亚国内是否会出现象波捷等国迫害前共产党员的事件令人怀疑。现在,
保加利亚反共浪潮十分猖狂,新法西斯分子及社会流氓人数急剧上升,对保国内的稳定是个
巨大的威胁。
三、保加利亚经济中短期内难以摆脱危机,
        人民由希望转为失望
    随着保加利亚经济危机的不断加剧,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出现战后40多
年来从未有过的困难局面。保加利亚经济中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有人说需要8-10年才能
摆脱生产滑坡状况。因为:
1.保加利亚经济结构改变不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保加利亚经济结构要棋彻底转轨,与西欧看齐,至少需10年左右的
时间。战前,保加利亚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其外贸近一半是与西欧国家矛m甄土农业严值
之比为25:75,轻重工业比例为70:30。战后保加利亚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全面依靠苏联,
不切实际地照搬苏联模式,不顾保加利亚的具体国情,经过几次反复结构改造,使工农业比
重变为82 : 18 ( 1988年统计数字),而轻重工业比重则为40 : 60,保加利亚70%产品出口
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所用机器设备也大都是耗能极高的苏联费。保加利亚是个资源十
分贫乏的国家,所需工业原料的95%需进口,其中80%以上是从苏联进口,对苏依赖十分严
重,结构调整不同于匈牙利等国,非常艰难。
    2.资金来源困难,西方国家对保不感兴趣。
    保加利亚社会主义40多年采取的是均富政策,没有贫富差别,不存在富豪及中产阶级。
目前保加利亚正在推行私有化,准备把那些经营不善,不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卖掉。本国
人没有足够的资金,银行贷款很困难,老百姓买不起。由于保加利亚政局不稳,法律不健
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一部象样的外商投资法,外商在保投资办企业,税收高达40%
以上,没有什么优惠条件,加上设备陈旧老化,运行机制差,年轻的劳动力不足,市场小,富
有的西方资本家对保加利亚不感兴趣,不愿做赔本生意。到目前为止,外商独资、合资企业
在保少得可怜,西方在保所有投资也只有几亿美元。
    3.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西方“食言”。
    由于海湾战争的爆发,美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之美国经济大衰退,
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海湾战争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使保加利亚蒙受几十亿美元的损
失。两德统一,使保又失去东德这一传统伙伴,西德把精力、财力主要放在了自己“难弟”
身上,无暇顾及保。加之经互会解体,苏联减少对保加利亚的原材料供应,使对苏联依赖严
重的保加利亚经济雪上加霜。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华约解体,原华约前沿阵地保加利亚的
重要战略地位已不复存在,保已失去了对美苏等大国的吸引力,使西方原先许下的巨额贷款
援助的诺言无法兑现。因此,保加利亚经济在中短期内走出困境希望渺茫,由于经济不景
气,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老百姓已由剧变后的欣喜转为厌倦、失望。今后数年随着政治
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保加利亚社会将更加动荡。
〔责任编辑 简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