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著名的苏联政治活动家维·米·莫洛托夫
汤慧兰,刘庚岑 来源:《苏联东欧问题》1984年第5期 2009年10月18日

        据报道,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莫斯科过着退休生活的前苏联党政领导人、九十四岁高龄的莫洛托夫已于1984年7月初恢复了党籍。这个报道又一次使人们想起了这位著名的苏联政治活动家。纵观莫洛托夫的整个革命经历,在他耄耋之年,又回到党的队伍里(不管苏联当局此举的主观意图如何),看来是符合苏联人民心愿的。

朝气蓬勃的学生领袖

        莫洛托夫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在灾难深重的俄国人民奋起反抗沙皇独裁统治的革命形势下渡过的。1890年3月9日,莫洛托夫出生于俄罗斯维亚特省库卡尔卡镇(今基洛夫州苏维埃茨克镇)的一个店员家庭。当时,反对沙皇统治制度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工人、农民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运动方兴来艾。就在这革命与反革命抗争的岁月,莫洛托夫跨入了中学的大门,从此,也就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02年,莫洛托夫进入喀山市第一实业中学以后,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表现出极大的革命热情。1905年,年仅十五岁的莫洛托夫就投身于革命运动。他积极参加革命小组、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反对沙皇统治制度。由于沙皇政府实行白色恐怖,许多人纷纷离开了革命队伍,然而,他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喀,吐[各学校中建立了秘密革命小组,继续开展地下工作,成为该地区学生革命运动领导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

        1906年,年青的莫洛托夫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成为学生中的布尔什维克。以后,他曾投身于1905—1907年的革命运动。他在革命小组内,组织关于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运动基本问题的研究,领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募捐运动,从物质上援助被沙皇当局监禁的囚犯和被流放的革命者。 1909年4月,就在实业中学毕业考试前夕,莫洛托夫遭到逮捕,同年6月被流放到沃洛格达省(今沃洛格达州)。在流放期间,虽有警察监视,但他仍恕方设法,积极地在工人群众中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并茌该地区重建遭沙皇宪兵破坏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在这一时期,他阅读并研究了马克思、思格斯和列宁的著作。经过革命的战斗洗礼,他变得更加成熟了。沙皇宪兵在侦探报告中说,莫洛托夫特别精通社会民主党的党纲和文献,是个很有能力的组织者。 在沃洛格达省两年流放期满后,他于1911年6月回到彼得堡,并进入彼得堡工学院学习。在大学期间,他除了在本校进行革命活动,还在该市其他高等学校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开展反对沙皇的革命学生运动。

年轻的职业革命家

        1912年初,莫洛托夫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周报《明星报》工作,并积极参加筹建《真理报》的工作。《真理报》创刊后,他担任该报编委兼编辑部秘书,因而有机会与列宁直接通讯,经常受到列宁的教诲。这期间,他曾以阿·李亚宾、维·米哈依洛夫、阿·兹万诺夫等笔名为报刊撰写了许多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文章,曾屡遭沙皇当局的迫害。1913—1914年,他几次被捕。但一被释放,他又立即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沙皇当局不让他住在市内,他不得不经常住在彼得堡城郊。尽管当时条件极其恶劣,但他仍坚持不懈地为党工作。

        1914年秋,他被派往莫斯科,负责重建被破坏了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由于内奸告密,1915年6月他又一次遭到逮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一年之后,他从流放地逃回彼得格勒。根据列宁的提议,他被增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俄罗斯局的委员。

        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他负责领导党的战罗斯局的工作。在十月革命起义的日子里,他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为实现列宁提出的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而努力奋斗。他执行列宁关于战争问题、和平问题和革命问题的路线:即在战争问题上,坚持不反对一切战争,拥护正义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性战争,在和平问题上,不主张简单地鼓吹和平,而主张用积极的革命手段去争取和平,直到推翻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政权;在革命问题上,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几个国 家或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

勤奋的经济工作领导者

        十月革命后,莫洛托夫是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人之一。当时,俄国的经济濒于崩溃。在这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莫洛托夫执行了布尔什维克党和政府关于工业,运输和银行国有化的指示,为打破资产阶级经济势力的进攻,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建立新的苏维埃经济体系,而勤奋地工作。他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地组织工人监督,使工人学会了生产管理技术,为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培养了一批经济建设领导干部,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

        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年代,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从1918年起,他一方面动员力量抗击敌人,另一方面进行战后恢复工作。最初,他任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之后,被派往伏尔加河地区,担任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权驻该地区的全权代表,进行恢复和巩固党与苏维埃的工作。

        1920年初,莫洛托夫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候补委员。从此,他进入了党中央的领导行列。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从1924年起,他便开始主管农业工作,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对社会主义初期的农业改造及巩固工农联盟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贯彻执行党关于农业集体化的路线,曾多次在党的会议上作关于农村工作和农业集体化问题的报告。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他曾经谈到如何对待和组织农民基本群众的问题。’他认为,党在当时的任务就是要“把贫农和中农组织起来,并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周围。”在被称为集体化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他作了关于农村工作的报告,在阐述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意义之后,他强调指出,农业集体化工作虽然是党的首要任务,但不能操之过急,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缓慢的,长期的。为了使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集体)经济,需要许多年。”“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是谨慎、小心、不慌不忙,逐步发展。”党中央根据他的报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著名的外交家

        1939至1949年和1953至1956年,莫洛托夫曾两次兼任苏联外交部长,历时长达十三年之久。在兼任外长期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抗击法西斯侵略者,他曾周旋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成了当时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他积极执行苏联的对外政策,曾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和谈判。例如,他曾随斯大林参加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克里米亚会议(1946年2日)、波茨坦会议(1946年?月)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和谈判。他代表苏联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和条约。例如,1939年8月,他代表苏联政府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3年10月和1945年12月,他曾参加为处理战后问题在莫斯科举行的两次苏美英外长会议。他代表政府发表过许多重要发言和声明,仅1945年4月至1948年11月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所做的发言和声明,收入苏联《对外关系问题》一书中的就有六十余篇。莫洛托夫的外交家风度和才能给西方大国首脑和外交人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把他比喻为一个“绝顶干练”而又“冷酷无情的”人;英国首相邱吉尔曾描绘说,莫洛托夫举止沉着而冷静,谈话客气而严谨,态度谦恭而有礼,是“一个具有杰出才干的人”,是“执行苏联政策的最完善的代表人物。”

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家

        在几十年的政治活动中,莫洛托夫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如,《党的实践问题》(1923年)、《党与列宁的号召》(1924年)、《革命时期的列宁和党》(1924年),在这些著作中,他论述了党的建设和工作实践问题。他还曾在俄共(布)第十一、十三次代表大会,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作过关于党的组织工作的报告,总结了党在建设方面的经验,阐明了列宁主义的基本组织原则并提出了党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莫洛托夫曾积极地参与拟定和执行发展苏联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工作。在联共(布)第十七次和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他分 别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37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42年)的报告。在《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论文集(1934年)、《1935—36年论文演说集》(1937年)以及其他论文和讲话中,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苏维埃国家的领导作用,阐明了社会主义计划的原则、社会主义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成就以及苏联科学文化的繁荣等问题。

        十月革命后至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三十多年里,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莫洛托夫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活动中都表现出一个卓越的国务活动家的智慧和组织才干,为苏联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作为斯大林的得力助手,对斯大林后期在国内外政策方面所犯的某些错误,莫洛托夫也不是没有责任的。

        苏联党和政府为表彰莫洛托夫对革命事业的功绩,1940至1950年,曾先后四次授予他列宁勋章。 1953年9月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由于莫洛托夫在苏联的内外政策上同赫鲁晓夫存在着分歧,因而他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在1957年苏共中央召开的六月全会上,莫洛托夫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人被宣布为“反党集团”。这次全会决议指出,他们的主要罪名是, “结成反党集团进行派别活动”, “反对党的路线”, “力图更动苏共中央委员会选出的领导机构成员”以及“不论在内政问题或外交问题上他们都是宗派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等等。

        根据以上罪名,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决定将莫洛托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并撤销其党中央主席团委员职务。1957至1960年,他先后被任命为驻蒙古大使和驻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代表。

        据西方报道,1961年苏共讨论新党纲时,莫洛托夫因上书指责赫鲁晓夫再一次受到批判,并被开除党籍。1962年,莫洛托夫退休,一直在莫斯科过隐居生活。

        莫洛托夫从参加革命到退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他的整个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是在革命的熔炉里由一个青年学生锻炼成为著名的苏联政治活动家的。尽管莫洛托夫晚年被排除出苏联党政领导岗位,然而,他为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