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支柱成员国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总统。塞尔维亚,一个不大时欧洲国家,但其总统却在南斯拉夫近些年来变迁的风风雨雨中,成了世界知晓的风云人物,一个国际社会政界为主议论纷纷与搔首对付的热点人物。
米洛舍维奇,1941年生于塞尔维亚族的一个东正教家庭。18岁加入南共联盟.1964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在大学就读期间,曾任法律系的共盟组织负责人1964--1966年任南共联盟贝尔格莱德大学委员会思想工作委员会员责人。1966年以后任贝尔格莱德市议会主席经济顾问。1978—1983年担任贝尔格莱德市银行联合会主席。1983年开始涉足政界,担任塞尔维亚共盟中央主席团委员,1年后就任共盟贝尔格莱德市委主席。1986年5月荣升为塞尔维亚共盟中央主席团主席,同年被选为南共联盟中央委员.1989年10月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1990年上半年,当南共联盟面临解体、其他政党纷纷成立、塞尔维亚的反对党要求废除1989年选举结果和重新实行多党制大选时,米洛舍维奇作为主要倡导人,提出将塞共盟和塞社盟(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统战组织)合并,成立塞尔维亚社会党,并于7月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党主席.在同年12月的多党制大选中,再度当选为演共和国主席.1992年12月,塞举行议会提前大选,米洛舍维奇在经过同当时任南联盟总理的米兰·帕尼奇的一番曲折角逐后,又一次登上总统宝座。
米洛舍维奇的崛起是在1985年举行的一次塞共盟中央全会上。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塞共和国同自治省(主要是科索沃)的关系改善问题。与那些叫人昏昏欲睡、言之无物的发言相比,米洛合维奇的发言就显得充满激情、令人振奋,因而博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会场活跃。这一鸣惊人的发言,使当时塞共盟领导对他骤然刮目相看。从此后,他很快就成了塞尔维亚的最高实权人物。从他近些年的政治实践看,他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他具有律师的雄辩口才和宣传鼓动家的激情与风采。他的演讲不仅能吸引数以万人计的塞族人集会的注意力,而且能驾轻就熟地左右群众的情绪。这种能力在1997--1989年频繁出现的大型群众集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80年代后期,前南联邦内科索沃自治省政局剧烈动荡。占人口绝对优势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以强制和暴力对待处于“少数民族”地位的塞尔维亚人后者被迫大量外迁。民族关系恶化.不断出现的单一民族集会对已恶化了的民族关系如火上加袖。
1987年4月,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波列塞放人抗议阿族人的群众聚会上提出了“谁也无权镇压人民”的著名口号,并号召人民“改变政治生活中的许多认识和许多人”,以便“使我们生活搏更好”,从而赢得了群众的青睐。南舆论界认为这是米洛舍维奇政治生涯转折的开始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内,米洛舍维奇通过无数次的塞族人集会,使自己受人们拥戴的程度达到了顶峰.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在1988年11月贝尔格莱德的一次有数万人参加的群众集会上,他口若悬河,言词极富鼓动性。他说:“我们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许多同胞兄弟 正在科索沃受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实行恐怖统治的迫害……现在不该是我们悲伤的时候,而应该是我们战斗的时候……我们将在科索沃的战斗中获胜,科索沃将留在塞尔维亚,谁也阻挡不了塞尔维亚的统一进程!”集会参加者群情激奋,高呼“米洛舍维奇,前进!一天也不要错过,”“只要米洛舍维奇活着,人民就不会当奴隶!”“米洛舍维奇万岁!”等等。
其二是,他十分善于“唤醒”“塞尔维亚意识”并使之不断强化和作为控制群众的精神支柱,进而,使被这种意识武装起来的群众变为自己需要的,能被自己指挥的力量。这一特点,又是与前一 特点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80年代后期,据前南联邦的一个方面舆论披露,米洛舍维奇通过一些渠道一直在宣传说,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长期受压抑、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对待。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