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勃列日涅夫当政十八年回顾和苏共新领导政策动向初探
俞 邃 来源:《苏联东欧问题》1983年第3期 2009年10月13日

        当政十八年的勃列日涅夫逝世标志着苏联又一个时期结束。勃列日涅夫时期留下的,是 一个有着相当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军事实力,禁锢的政治生活基本稳定,在对外侵略扩张 中取得较大进展的苏联,但同时又是一个内外都有不少严重困难和挫折的苏联。以安德罗 波夫为首的苏共新领导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他们新的征程。新领导的政策既离不开这个 基础,又势必要寻求新的途径以摆脱困难。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作一概要的回顾,有助于研究 和了解苏共新领导面临的问题及其政策动向。

        当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伊始,为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曾首先把注意力放在改善经济状 况方面,纠正赫鲁晓夫瞎指挥、滥改组造成的混乱。十八年过程中,陆续采取了以改革管理 体制、确定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经济战略、加速发展东部地区和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等为主要内 容的重大经济决策,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苏联经济从而得到了发 展,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

        总的来看,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政策是从本国实际出发的。有些已收到一定成效,如 取消赫鲁晓夫时期规定的对庄员和职工个人副业的限制,降低农产品的收购量和提高收购价 格,试行按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管理经济的原则,重视和改进计划工作,开发东部地区以探寻 新的资源,通过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引进大量西方资金和技术,等等。有些方面则收效不显著 或者甚差,如强调集约化,但效率和质量仍不高;提倡节约,但浪费仍严重,要求重视和利 用科学技术,但许多科技发明仍得不到及时推广和应用;试图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及工业甲乙 两类的发展速度,但农业仍未搞好,由于军工生产不断膨胀而使乙类产品的增长在许多方面 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造成市场供应紧张,等等。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经济,从1965年至1975年发展较快,1975年以后相当缓慢。总的 来说,1965年至1981年期间,苏联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2.42倍,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46 倍,国民收入增长1.44倍,工业产值增长1.77倍,农业年均产值“十·五”计划期间(1976 —1980年)比“七·五”计划期间(1961—1965年)增长50%。苏联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 逐渐缩小,如苏联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1960年分别为美国的58%、55%和70%, 1981年分别上升为67%、80%和85%。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1981年同1965年相比, 职工平均工资增加79%,农庄庄员从公有经济中得到的劳动报酬增加1.4倍,居民实际收入增 加1.02倍,国营和合作社商业零售商品流转额增长1.62倍,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也有了 扩大。

        勃列日涅夫时期积累的经济难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苏联 “八·五”、“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6%和3.8%,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5%、3。4%和3.4%。1981年和1982年,国民收入分别只增长3.3%和2.6%,工业产值分别只增长3.4%和2.8%。勃列日涅夫曾竭力扭转这种局面,但未 奏效。主要原因看来是:

        (1)以利用集约化因素发展经济为主的经济战略方针来能认真贯彻执行。苏联各部门 普遍存在着关心数量的增长而很少注重工作效率的“习惯势力”。劳动力缺乏,但又没有在生 产过程中充分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措施。资源开发中心东移,开发条件恶化,生产费用上涨, 已不能再使大量廉价资源投入国民经济周转。新的科技发明有2/3不能得到应用,而采用新 技术的计划每年只能完成50一70%。再就是,现有企业设备更新率低,技术改造进展缓慢。

        (2)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调。勃列日涅夫时期尽管对农业大量投资,但效果 甚差。农业不振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特别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后者反过来又影响 国民收入的增长。能源生产、冶金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落后,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后 果。苏联一向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军备负担过于沉重,这是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 比例失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苏联实际军费已占财政支出的1/3。

       (3)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对过分集中的官僚体制没有实质性触动。苏联在这 方面所作的某些改革,如调整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自主 权,注意利用经济杠杆和采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这些对于苏联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但是,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许多弊端并末消除,如经济决策权过多地集中于领导机 关,企业本来就不多的自主权仍不断受到侵害;现行的经济机制不适应集约化方针的推行, 价格的制定不利于采用新技术和生产新产品;加之官僚主义、平均主义、资金浪费和贪污盗 窃严重,等等。

        这些也就是安德罗波夫为首的苏共新领导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主要困难。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内政局,经历了一个从比较动荡到比较稳定的发展过程。勃列 日涅夫在总的方面强调并坚持了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二大制定的路线,但同时对赫鲁晓夫的许 多不得人心的具体做法作了修补,手腕比较圆滑,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勃列日涅夫一上台,便马上将所谓的工业党和农业党加以合并,加强了党的领导作用和 控制能力,同时重新强调集体领导原则,批评赫鲁晓夫个人主观臆断、唯意志论。对斯大林 的评价逐渐肯定得更多一些。采取尽量稳定干部队伍的方针,不再搞大换班和频繁调动。收 起了赫鲁晓夫“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代之以“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这些作法,加上前面提到的若干经济政策措施,使赫鲁晓夫后期酿成的动荡局面,逐步稳定 下来。随着勃列日涅夫地位的日趋巩固,对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控制一步步加 强。宣传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际上更注重强化法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恢复了全联盟 的司法部和内务部,建立了多种群众监督机构。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 比较显著的矛盾,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但运用各种手法处理得比较合乎领导集团的心愿。

        (1)与持不同政见者的矛盾。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亦称保卫人权运动,参加者多 是知识分子)是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不久出现的,在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更显活跃。 苏联领导对他们采取了软硬兼施、以压为主的分化瓦解政策。包括科学院院士萨哈罗夫、前 少将格里戈连科等著名人物在内的活动分子,有的被监禁、劳改、流放、投入精神病院或放 逐国外,有的受到威胁或被收买后已“悔过自新”。结果名噪一时的人权运动在苏联国内声势 大减,萨哈罗夫领导的最后一个小组亦于不久前宣告解散。苏联当局为不使国内现存的分散 性的争取人权活动同国外的类似运动相呼应而得以扩大,不断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思想颠 覆”和“反对外来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组织控制。

        (2)与非俄罗斯民族的矛盾。苏联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地区是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 和外高加索的几个加盟共和国。这里的民族矛盾在许多方面是同人权运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 响的。还有犹太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的问题也较复杂。赫鲁晓夫时期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初 期,时常出现上述非俄罗斯民族的请愿、游行示威、骚乱、爆炸破坏和自焚事件。勃列日涅 夫集团采取的是压制和安抚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上大力宣传已形成“人的新的历史性共同体 ——苏联人民”,加速推行民族同化即俄罗斯化政策。经济上给这些民族以一定的照顾,适当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对民族情绪作有节制的让步,允许民族语言同俄语并用,较多地培养 和使用非俄罗斯民族的上层分子。同时不断批判“民族主义”,对纵容和支持“民族主义”的 高级领导人更是坚决撤换。这样经过几年之后,民族问题表面看来显得比较平静。现在非俄 罗斯民族要求民族独立和自治权利的情绪依然存在,有时表现亦很明显和尖锐,这仍然是使 苏共领导伤脑筋的一大问题,但总的来看,民族矛盾这个根深蒂固的问题, 目前在苏联还不 具爆发性。

        (3) 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勃列日涅夫上台最初几年,除换掉老人米高扬和几个影响不 大的中央书记外,领导核心相对稳定。从七十年代起,他采取分步削权、各个击破的手段,把 对自己的地位有威胁和在内外政策上主张相悖的人逐渐排除出去。至七十年代末,由勃列日 捏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构成的“三驾马车”解体,勃列日涅夫终于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这种状况也给接班问题带来复杂性,潜存着深刻的矛盾。对于被撤者,除病老的领取养老金 外,一般降任部长、副部长或派出当大使,以示政策上的宽容。由于一些少壮派如谢列平、 被利扬斯基、马祖罗夫等政治局委员被搞掉后,未及时补上较年轻者,加上苏联存在的高级 领导人的终身制,因而形成了最高层领导的老年化。

        此外,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一直存在的官僚主义、贪污行贿、弄虚作假等恶习,走私、 酗酒、吸毒、卖淫、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人们缺乏理想、追求个人享乐、对集体和社会 冷漠、劳动纪律松弛等现象,继续泛滥。这都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引起人民的普 遍愤慨,因而也是亟需新领导解决的问题。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形成了一个在缓和旗号下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形成了一个苏 美争夺世界霸权,并且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采取攻势的局面。苏联对外扩张既有得手, 亦有挫折。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作法及其结果,概言之:

       (1)争取在军事实力上尽快赶上和超过美国。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把85%以上的工业 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迅猛发展。据估算,苏联军费从1965年的3.26亿美元(占国民 收人的15.2%),增至1981年的1550亿美元(占国民收入的21%),增长3.75倍。经过十八年, 苏联的常规武器比美国占优势,战略核力量同美国旗鼓相当。苏联的海军已进入世界大洋, 空军同美国的差距也大为缩短。

         (2)以缓和为幌子,束缚对方,发展自己。六十年代末苏联开始大力推行缓和策略,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制定所谓的“和平纲领”,强调把缓和摆在苏联对外政策的首位,竭力麻 痹西方,并掩盖自己日益加剧的对外扩张。以“苏联西德条约”和“苏美相互关系原则”协 定为先导,积极发展同西方的关系,向西方提出一系列“和平倡议”,同美国签订战略核武器 协定,搞中欧裁军谈判等等。西方承认战后边界不可侵犯,系苏联所梦寐以求,终于如愿。 苏联还打着“缓和物质化”的旗号,从发展同西方的经济合作中捞取好处。1965年至1981年 苏联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从26亿卢布增至353亿卢布,增长11.6倍。1970年至1980年 期间,苏联从西方得到900多项专利和其它大量技术项目,获取300多亿美元贷款和1.8亿多 吨粮食。另一方面十几年的历史也表明,苏联缓和调子唱得最高的时候,也正是它扩充军备 和对外扩张搞得最凶的时候。

        (3)离间、分化西方集团,加强对西欧的军事压力。苏联把西欧作为主要争夺目标。 它利用西欧国家的恐战心理,鼓吹缓和和欧洲安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积极召开 “欧安会”,单方面宣布从东德撤走部分部队。同时大肆宣传发展“全欧合作”,引诱西欧国家 向苏联投资,共同开发资源,进行技术合作,造成它们对苏联的经济依赖。苏联还竭力挑动 欧美矛盾,利用和煽动西欧和平运动,抵制美国在西欧部署潘兴Ⅱ等新式中程核导弹;还宣 传美国对西欧展开“经济战”,向西欧转嫁危机,鼓动西欧起来反对美国的干涉。

        苏联在高喊“全欧合作”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欧的军事压力。自六十年代末以来,苏联 在东欧增加10万驻军,大量更新武器,修建连接苏联东欧的强大交通运输网,建立华约南、 北、中三大新的指挥部,进一步完善指挥系统,部署直接对准西欧的约240枚多弹头导弹,每 年还组织多次以西欧为目标的华约部队联合演习。

       (4)加紧向第三世界扩张渗透。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影响还不大。 继1967年中东战争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扩大之后,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张。“军 援”、“经援”是苏联的两个重要手段,七十年代数量更大。据统计,1970年至1979年,苏联 对第三世界的“军援”达474亿多美元,“经援”达116亿多美元,占1955年以来苏联“军援”、 “经援”总额的87.6%和63.9%。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军事人员从1965年的3,635人,增加到 1979年的15,865人(不含侵略阿富汗的驻军),增加4.4倍。苏联还通过同第三世界国家签订 包含军事合作内容的条约(共签订12个,有两个已被废除)企图控制这些国家,并有40多个 军事基地。苏联还提出关于“非资本主义道路”和“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等理论,力图在这 些国家培植亲苏政党和亲苏政权。

        七十年代后半期以来,苏联在第三世界的侵略扩张更有发展,使用了雇佣军和直接出兵 干涉等手段,接连在非洲之角、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有些地方伸手进去之后又受挫折。

       (5)力求稳固在“大家庭”中的主宰地位。苏联历来称它把同东欧国家的关系放在对 外政策的首位。苏联主要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对这些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控制。勃列日涅 夫时期提出“主权有限”和“共同保卫大家庭”理论,于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并经常威 胁东欧其他一些国家,近几年又对波兰事件进行种种干预。苏联还直接干涉这些国家党的重 大方针政策和人事安排。经济上则以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求“经济一体化”为理论根据, 企图进一步通过“经互会”改变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使之尽量适应苏联的需要,同 时也给这些国家以一定的好处,以加深它们对苏联的依赖。

        (6)竭力利用国际共户主义运动为其推行霸权主义、扩张主义服务,但收效不大。勃 列日涅夫时期于1969年开成了一次“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国际会议”,还有几次欧洲党 会议,苏联利用这些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它的对外政策。但是会议开得都不顺利,苏联 先后在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干预别国党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等问题上受到批判。 苏联还曾鼓吹建立“左翼联盟”,宣传“智利道路”,结果碰壁。对于“欧洲共产主义”,苏 联通过宣扬“共同规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施加压力,但压而不服, “苏联模式”反遭许多党否定。,总的来说,苏共虽然仍同绝大多数党保持联系和接触,但是 苏共在国际共运中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苏共对其他党的控制和影响进一步削弱。

         (7)对中国采取霸权主义政策。在中苏边境地区增派重兵、在蒙古驻军和设立导弹基 地、挑起中苏边界武装冲突和支持越南反华等等,都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干的,致使中苏关系 不断恶化。苏联还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还以武力侵占中国的邻邦阿富汗,这些造成对亚洲 和平和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我国一再提出,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苏联保持和 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主张通过谈判消除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障碍。勃列日涅夫逝世前几 次讲话也表示要改善两国关系,随后开始了中苏两国特使的内部磋商。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十八年,是推行霸权主义的十八年。苏联成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在军事 上同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成为在欧洲、中东、非洲、南亚、,东南亚和世界其他一些地 区制造动乱的一大根源。随着苏联对外扩张加剧,它的霸权主义面目不断暴露,遭到的反对 亦愈益强烈。如果说1979年入侵第三世界国家阿富汗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对外扩张的一个高 峰,那么它背上这个新包袱之后,便陷入了新的困境。苏联为支撑卡尔迈勒政权和援助越南、 古巴,每年要付出70多亿美元的代价。八十年代以来,苏美关系空前紧张,苏联的缓和策略 连遭挫折,军备竞赛使它疲惫不堪;苏联在第三世界许多地区处境日益孤立;波兰局势对“大 家庭”的稳固性孕育着巨大危险,东欧已更难以驾驭;苏联连召开一次欧洲党会议也困难重重。 凡此种种,现在都压到了新领导的头上。

        安德罗波夫是在勃列日涅夫突然逝世的情况下,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他面临要解决 的问题成堆,几个多月来已有所动作。关于苏共新领导的政策动向问题,现提出几点粗略的 探讨性看法。

         (1)安德罗波夫上台虽然比较顺利,但是同他的对手的权力之争并没有完结,后者的 力量仍不可低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暂缺,在苏联是空前的,反映了内部的矛盾。 现时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构成,并非新任总书记所称心的,但在一段时间内,看来也只好将就 现状或作个别补充,不宜也不能马上搞大换班。现在采取的办法是结合最迎合人心的经济整 顿和其他整顿,频繁地撤换和调整一批部长级干部。迄今,除将阿利耶夫从苏共中央政治局 候补委员提升为正式委员并任命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任命葛罗米柯为部长会议第一 副主席、提升雷日科夫任党中央书记兼经济部长、撤掉一名部长会议副主席外,变动的部、委 第一把手有党中央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克格勃主席、内务部长、团中央第一书记、商业部 长、交通部长、农村建设部长、国家体委主席和国家出版、印刷和书籍发行委员会主席等人以 及一些重要部的副部长。但随着整顿和人事变动的深入,难免会牵动最高领导层。

        (2)以安德罗波夫为首的新领导面临的任务纷繁,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要讲求实效, 取信于民;不可能求得全面突破,只能分别轻重缓急。看来,国内、国际相比,当前需要用 更多的气力抓国内。在国内各领域,首先抓经济。经济领域的主要问题是积存着阻碍经济发 展的许多弊端和陋习, 目前则主要抓打击歪风、整顿纪律,以便扭转不良的经济现状并为今 后可能采取的步子较大的经济调整和改革作某种准备。几个月来,每周政治局例会都要研究 经济问题,并颁布了若干有关经济问题的决定和措施。党中央还新成立了经济部。对国际问 题当然也不放松,首先抓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苏美关系和对华关系。通过对美国的强硬姿态 和提出一些关于裁军谈判以及华约和北约缔结“互不使用军事力量和保持和平关系条约”等 建议,发起和平攻势,力争主动,试图继续保持和增强在缓和旗帜下同美国争霸的有利地 位。苏共新领导也表示重视对华关系。但迄今未采取消除两国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根本障碍 的实际行动。

        (3)苏共新领导在内外政策总的方面,看来要继续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路线。例如,对 内还会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和行为监督。在形成“人的 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口号下推行民族同化政策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要照顾 非俄罗斯民族的传统和利益。在保证同美国军备竞赛至少并驾齐驱的前提下,注意改善人民 的生活。对外仍打着缓和旗号推行扩张主义,加紧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此要稳定“大家 庭”内部,继续向第三世界扩张渗透,离间西欧同美国的关系,等等。新领导对待核裁军谈 判、中东问题、两伊战争、不结盟运动、越南侵柬、阿富汗问题诸方面的态度,表明其正踏着 前任的足迹移动。

         (4)新领导迫于形势,对某些政策又不能不作适当调整,作风和手法亦将有所改变。 对内政策方面的这种调整和变化, 目前已可见端倪,大致表现在: 1.将勃列日涅夫时期虎 头蛇尾或阻力重重的事情,继续朝前推进。例如以较大声势打击贪污、行贿、偷盗和官僚主 义,狠抓劳动纪律、计划纪律和国家纪律;在农村全面推广集体承包制。 2.改变勃列日涅 夫时期的某些评价和做法。例如批评经济建设中有严重困难是由于偏离经济生活的准则和要 求,完善和改造管理体制的工作落后;对勃列日涅夫重用的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进行撤换。还 有迹象表明,对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这些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已毫无所闻的人物,给予一定的 历史评价。3.从作风上赢得人心。例如打破老一套的常规公开报道政治局例会情况,在报刊 上不突出宣传个人,反对空谈、强调实干等等。至于对外政策,看来在坚持霸权主义的前提 下,不排除在一些问题上变换策略手法。

        (5)安德罗波夫上台后的作法表明,他既雄心勃勃,又小心翼翼;他颇想使现状大改 观,但又有点力不从心。看来,他无论是想调整还是改革,尽管可能收到某些效果,但是短, 期内难以有较大作为。内外许多因素掣肘,使他步子不能迈大;而他本人已年近古稀,身体 也不大好。综观各方面的因素,他任职期间苏联要在一些老大难问题上,特别是在庞大而复 杂的经济领域发生突破性的变化,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不管安德罗波夫搞些什么名堂,他不 大可能象勃列日涅夫对待赫鲁晓夫那样,更不会象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去否定勃列日 涅夫。总的方面维持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继承性,同时又进行一些必要的和尽可能的调整 (包括对前任的某些做法作含蓄的批评),这将是在当前形势下苏联新领导所能选择的一条比 较可行的途径。

        (笔者附记;本文形成过程中,董智忱、叶军、张志明、黄璜、苏涵等同志提供了不少材料和帮助,刘克明、郁文等同志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