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许万明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2期 2009年10月13日

  概况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于1992年4月27日,由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面积102173平方公里(其中塞尔维亚88361平方公里,黑山13812平方公里),人口约1041万(1991年普查数,其中塞尔维亚约979万,黑山约62万)。主要民族有:塞尔维亚族,约649万人,占全联盟人口的62.3 %,阿尔巴尼亚族,约173万人,占16.6 0o,黑山族,约52万人,占5%,匈牙利族,约34.5万人,占3.3001南斯拉夫族,约34万人,占3.300,穆斯林族,约33万人,占3.15%。其余还有克罗地亚族、吉普赛人、斯洛伐克族、马其顿族、罗马尼亚族、保加利亚族等10几个民族。首都贝尔格莱德。国旗为蓝、白、红3色旗(即取消五角星的原南斯拉夫国旗),国歌仍为原南斯拉夫国歌“晦,南斯拉夫人”。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货币名称仍叫“第纳尔”。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和北部,东部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接壤,南部与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相连,西部濒临亚得里亚海,西部与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和克罗地亚为邻,北部与匈牙利连接。罗多彼山脉、喀尔巴歼一巴尔干山脉和迪纳拉山脉在南部汇合。全国的河流分别流入黑海、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西南部为亚得里亚海气候,有 优美的海滩,是发展旅游的胜地,其余大部分为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多瑙河横贯北部平原,是主要的农业区,伏伊伏丁那素有南斯拉夫“粮仓”之称。中部和南部多山,间有盆地和峡谷,还有许多温泉和湖泊。最高山峰杰拉维察峰海拔达2656米。

  简史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各地区的历史有很大差别。在黑山,自从7世纪斯拉夫人在古代杜克利亚王国的废墟上定居下来后,曾持续不断地发生战争。后来斯拉夫人建立了自己的杜克利亚国,以后改称泽塔王国。黑山这个名称首次提到是在13世纪末,当时指的是洛夫钦山地区,到15世纪才通用于泽塔地区。15世纪中叶,泽塔曾被塞尔维亚统治者所控制,但不久又被土耳其人侵占。在17世纪末黑山因处于奥斯曼帝国的边睡,所以有了一些特权。此后,土耳其人曾多次进兵,企图征服黑山,但一直未能恢复在那里的统治。黑山人民由于不断英勇斗争,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国家主权。大主教彼得罗维奇王朝在黑山统治了20。多年,并得到1878年柏林会议的承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解放战争中,黑山王国扩大了自己的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黑山从一开始就站在协约国一方。战后,黑山于1918年加入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4月德、意等国侵占南斯拉夫后,黑山人民响应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号召,于1941年7月13日开始群众性武装起义,仅半个来月就解放了2/3的国土,并在许多地方建立了人民政权。1943年11月16日,在科拉欣召开了黑山和博卡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会议,这标志着黑山人民政权最高机关的建立。1945年4月15日,战后第一届黑山人民议会正式成立。

  自此,黑山共和国作为平等的成员加入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塞尔维亚人是从7世纪起在巴尔干定居下来的。

  早期的塞尔维亚人国家极不稳定,主要受异族统 洛。到12世纪斯拜万.奈马尼亚执政时期,塞尔维亚国才得以摆脱蒙占庭的统治。1‘世纪上半叶,塞尔维亚国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塞尔维亚军队被土耳其军队打败,从此开始了土耳其长达400多年的统治,而塞尔维亚人则逐渐向西向北迁徙。1804年由十拉乔尔杰领导的第一次大起义和1815年由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领导的第二次大起义解放了塞尔维亚大片领土。183。年土耳其被迫承认了塞尔维亚的自治权。1878年柏林会议确认了塞尔维亚的完全独立。1882年,在米兰·奥布雷诺维奇统治下,塞尔维亚成为王国。在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不仅收复了科索沃。而且将领土扩大到了马其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是轴心国进玫的首要目标之一。塞尔维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协约国,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寒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和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的核心。1941年4月后,南斯拉夫被德、意、保、匈瓜分,塞尔维亚人民响应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号召,7月7日首先在瓦列沃附近的贝拉茨尔克瓦举行抗击法西斯占领军的武装起义。同年9月,塞尔维亚很大一部分领土被解放,并在西南部建立了著名的乌日军共和国,后来敌人多次对解放区进行围剿,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转战东西南北,终于在1944年秋季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1944年11月11日举行的塞尔维亚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会议后,成立了塞尔维亚人民政政。

  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地区,达尔达纳的伊利里亚部落是这里的最早居民,他们曾建立过自己的国家达尔达尼亚,后来先后被罗马帝国和拜占庭王朝所统治,斯拉夫人迁居巴尔干半岛后,这一地区成为中世纪塞尔维亚国家的腹地。土耳其从1389年起占领科索沃,直到1912年。在17和is世纪,尤其在塞尔维亚人两次北迁之后,大量的阿尔巴尼亚人向这一地区迁居。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科索沃于1913年被重新划归塞尔维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索沃曾被德、意和保加利亚侵略军占领,但战前和战后它都是属于南斯拉夫和塞尔维亚的组成部分。

  肥沃的沃伊伏丁那平原一直吸引着许多民族,凯尔特人、罗马人、匈奴人、盖皮达人、郎哥巴尔德人和阿瓦尔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斯拉夫人从6世纪起迁居这里。9世纪末10世纪初,匈牙利人进入伏伊伏丁那,他们和斯拉夫人在这里一起定居下来,土耳其人在攻取中欧的过程中占领了伏伊伏丁那,并持续统治达150年。根据1699年卡尔洛瓦茨和约,伏伊伏丁那的巴奇卡和斯雷姆的西北部沦为匈牙利统治,斯雷姆的其余地区和巴纳特仍由土耳其统治,直至171年。随着土耳其的失败,奥匈帝国全部控制了伏伊伏丁那,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期间,德国人、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卢辛人和罗马尼亚人大量迁入,使伏伊伏丁那成为多民族杂居的地区。191年11月伏伊伏丁那塞尔维亚族人民议会宣布该地区并入塞尔维亚。从此,伏伊伏丁那便成为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的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占领斯雷姆和巴纳特后, 斯雷姆被并入德国炮制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巴奇卡则被匈牙利吞并。南共伏伊伏丁那省委于1941年6月决定举行起义并建立人民解放部队司令部。当年夏天便在全省爆发了武装起义。战后,大量塞尔维亚族人迁入伏伊伏丁那,从而使塞族人在这一地区的居民构成中占据了优势。

  二次LtF界大{'14 2南斯拉夫实仃联邦制。鉴于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民族构成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特殊性,1945年9月该共和国根据各族人民自由表达的愿望,建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一梅托希亚自治区(1968年改为科索沃自治省)。随着南斯拉夫自i台制度的发展,权力越来越分散。根据1974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以及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白治省的宪法,自治省取得了充分的自主权。伏伊伏丁那科索沃两个自治省成为既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构成单位,又是南斯拉夫联邦的独立构成单位。

  现状80年代中后期,随着南斯拉夫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地方割据势力和中央集权势力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白热化,终于导致了90年代国家的四分五裂,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独立后,塞尔维亚和黑th于1991年9月就开始着手筹备建立新的南斯拉夫。

  1992年1月3日,来自原南斯拉夫各地10。多个党派的代表同原联邦主席团、联邦议会和联邦政府的领导人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并签署了“新南斯拉夫公约”。最初设想的新南斯拉夫除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外,还应包括波黑和马其顿以及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聚居区。在波黑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导人拒绝的情况下,仍试图将波黑和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聚居区列入新南斯拉夫的版图。在国际社会明确主张维护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的边界,re决反对用武力改变现有边界的情况下,原南斯拉夫联邦议会联邦院于1992年4月27臼通过《宪法宣言》决定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联邦院同时通过了新议会和总统选举法。自此,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终结,在它的范围内先后出现了5个独立国家。

  原南斯拉夫的分裂已成定局。但是,目前仍有许多问题—诸如继承权问题、财产和债务的分配问题、相互间的承认和边界的最后确定问题、各独立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问题、等等,都还未解决。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还面临着一个急迫的任务一争取尽快取消国际经济制裁。南联盟共和国内的民族关系也相当复杂。塞尔维亚共和国为了加强对两个自治省的控制,在1989年3月和1990年9月的两次宪法修改中,剥夺了自治省对共和国宪法修改的表决权以及一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使自治省失去了国家特性,仅保留了地方自抬的形式。但是,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不仅反对缩小自治省的权力,而且还竭力争取使科索沃成为一个国家。他们曾为此多次举行过游行和罢工,甚至与塞尔维亚当局发生暴力冲突。原科索沃自治省议会阿尔巴尼亚族议员于1990年7月2日单方面宣布科索沃为共和国的“宪法宣言”,同年9月7日又秘密通过了“科索沃共和国宪法" 0 1991年9月底,在阿尔巴尼亚族居民中就“主权的和独立的科索沃国家”进行了全民公决。1992年J月24日,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政党科索沃民主同盟还组织阿族人进行秘密选举,选出了“科索沃共衣{国议会”,鲁加瓦被选为“总统”。如果波黑的武装冲突扩大,科索沃很可能会成为巴尔干的另一个热点地区。

  桑贾克地区的穆斯林人问题是南联盟共和国内的又一棘手问题。桑贾克位干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交界处,曾被土耳其统治500多年。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后,桑贾克的大部分划归塞尔维亚,小部分划归黑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桑贾克于 1943年11月20建立了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并派了由11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于1943年11月29日在亚伊采召开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准备在未来的联邦制南斯拉夫中成为独立的联邦单位。后因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战后桑贾克地区仍分属于塞尔维亚和黑山。近年来,随着民族关系的恶化,塞尔维亚桑贾克地区的穆斯林人也起而要求白主权。1991年5月19日,桑贾克穆斯林民族委员会建立,在通过的宣言中称,塞尔维亚穆斯林人的所有民族利益都掌握在该委员会手中。如果波黑的内战得不到控制,战火有可能波及到桑贾克。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行联邦制,各成员国的地位平等。有关共同利益的事务由联盟共和国共同作出决定,涉及成员国自身利益的问题由成员国自己决定。成员国有独立外交权,可单独加入国际组Fl,和签订国际条约,但不得损害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联盟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3权分立。

  议会设公民院和共和国院。公民院由成员国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每6,5万选民产生1名议员,但每个成员国的议员不得少于30名。公民院就涉及联盟全体公民的事务作出决定。共和国院由每个成员国的30名代表组成,由成员国自行选举产生。两院权力平等。议员以个人身份参加表决,以简单多数或2/3多数票通过决定。议员任期4年,但必要时一可提前大选和换届。南联盟共和国设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总统在宪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就有关事务作出决定,并代表国家。

  联盟政府理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届议会是在1992年a月31日的大选中产生的。塞尔维亚社会党(由原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和劳动八民社会主义联盟合并组成)和黑山社会主义民主党(由原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和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组成)分别在两个 共和国进行的大选中获胜。新议会于1992年6月15日选举塞尔维亚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著名作家多布里察·乔西奇为首任总统。

  经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自然资源占原南斯拉夫资源总量的60%以上,拥有丰富的水力、热力、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以及农业和森林资源。褐煤、铜、铝、铅、锌、铁、镍、锡、铬、锰、石油、天然气等的蕴藏量较丰富。仅塞尔维亚共和国就拥有原南斯拉夫60%以上的矿产资源,56,1%的耕地和52%的水能。这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80年代末期的社会产值中,工业约占4000,农业约占18%,其余为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旅 游业、饮食服务业等。机械工业(包括汽车和船舶工业等)占工业产值的30%以上,纺织和皮革加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也较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各地区差别较大,最发达的伏伊伏丁那地区在80年代末期曾达到3300美元左右,塞尔维亚本土接近2009美元,黑山约为?000美元,而科索沃只有700美元左右。近几年工业生产和人均国民收入都大幅度下降。

  (许万明)(责任编辑  江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