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因素是阿塞拜疆国家经济潜在力量的源泉,是世界主要国家对阿塞拜疆的兴趣和关注不断增长的基本原因。从相反的方面看,争夺对里海石油资源和打开这些财富的钥匙--巴库的控制权,给年轻的阿塞拜疆内政外交的稳定性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专家们估计,里海石油的储藏量与波斯湾的储藏量大体相当。仅是在勘探情况最好的阿塞拜疆水域底部,大概蕴藏着40~100亿吨石油。为开发这个地域的石油所签署的8项合同,用于开采石油的意向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8个合同的参加者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俄罗斯、挪威、土耳其、日本等国家的主要石油公司,甚至还有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公司。第一批石油在1997年10月采出,到2007年,即再过10年开采水平计划达到每年4000~4500万吨,其中3/4用于出口。目前围绕里海石油的国际争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试图在签订的合同中占有更多的份额;第二,确定里海的法律地位;第三,选择里海石油向世界市场的运输路线。
在已经签署的各项合同当中,美国的几家公司无疑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它们拥有的总份额最多,比居第二位的俄罗斯多出2倍。这种情况也是错综复杂的世界石油经济格局中,力量对比的一个客观反映。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资金、现代工艺和在这种海洋深处工作的经验,也没有通向里海石油潜在用户--西欧和地中海国家的发达的运输网络。阿塞拜疆领导人努力使油田的经营多样化,鼓励扩大地理上的范围,增加合同参加者的数量。
关于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现在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立场。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赞成根据国际法把里海划分成各沿岸国家的专属区域,同时建议保存自由的航运制度和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协调一致。受到伊朗支持的俄罗斯主张沿岸12或45海里为领海,共同利用领海以外水域的自然资源。土库曼斯坦的立场是捉摸不定和自相矛盾的。在支持俄罗斯-伊朗立场的同时,土库曼斯坦同哈萨克斯坦又签署了支持彻底划分原则的声明。而与阿塞拜疆在位于里海两国之间的基亚巴兹油田的争议中,土库曼斯坦实际根据的也是彻底划分的原则。
俄罗斯和伊朗的立场是由两个重要的情况确定的:第一,在它们的属区勘探工作或者没有进行,或者还没有得到乐观的结果;第二,俄罗斯和伊朗明白,由于自己今天经济上的虚弱,在里海石油商业竞争份额的斗争中不可避免地会输给西方公司。因此,只有当俄罗斯和伊朗具备必要的财政和工艺条件时,才能使竞争的天平朝着对它们有利的方向倾斜。在出现这种可能性之前,它们试图最大限度地阻挠开发油田。受这一立场的驱使,在实施开采计划的过程中,俄罗斯不断向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跨国能源公司施加压力,目的是换取额外的让步和对其补偿,但是长时间地打这张牌难以成功。土库曼斯坦接受彻底划分原则,把俄罗斯变成了孤家寡人,因为同伊朗的里海边界已经用国际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了。而且,如果伊朗公开参与现有问题的解决,只能促使西方强国更加坚定地支持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
围绕阿塞拜疆和里海的石油运输路线的争斗是最为尖锐的。目前列入议事日程的包括这样一些途径:决定首批石油(500~1000万吨)沿着巴库-苏普萨(格鲁吉亚黑海港口)和巴库-格罗兹尼-新罗西斯克的路线运出。根据同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签订的协议,在第一批石油产出之前,应该在1997年10月开通该管道线路。阿塞拜疆完全建成了到俄罗斯边境的管道,并向管道里注入了石油。但是,由于受众所周知的车臣事件的影响,俄罗斯能否最终履行所承担的在运输阿塞拜疆石油方面的义务,引起了很大的怀疑。至于在格鲁吉亚区段的工作,建设终点在苏普萨的输油管道,按照进度应该是在1998年年底敷设完成。
俄罗斯没有完全履行运输首批阿塞拜疆石油的义务,给关于经过俄罗斯的领土敷设主要管道的决定划上了一个问号。同时,这条通过俄罗斯的管道线路还有其他的不足之处:目前从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港每年运出3000~3200万吨石油。在里海石油开采出来,并主要流向这个港口的情况下,运出数额能够增长到1亿吨,必然会增加当地的负担,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另外,土耳其坚决反对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用油船运出大量增加的石油,因为这会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对土耳其的主要城市伊斯坦布尔产生威胁。根据规定的进度,主要石油管道应该在1998年底敷设完成。通向伊朗的方向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被取消了。与此相联系,建设巴库-第比利斯-捷罕(土耳其在地中海上的港口)管道线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一种状况将会明显地被注意到,即里海石油的主要市场在地中海国家,这些国家同俄罗斯的区别在于,俄罗斯本身就是石油的出口国。土耳其也希望经过它的领土运输大量的原料,以便从中受益。
作为对主要线路的补充,专家们认真地研究了其他管道线路的前景,即:把部分里海石油运往苏普萨,或经由新罗西斯克运到奥德萨(乌克兰),并继续延伸到中东欧国家中的石油消费国,或者再经过布尔噶斯(保加利亚)继续运输这部分石油到希腊的地中海港口亚历山大珀利斯。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冲突得到调解以后,不排除这一线路的主要输油管道不是经过格鲁吉亚,而是经过亚美尼亚继续运送到土耳其港口捷罕的方案。从阿塞拜疆领导人和巴库主要政治力量领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把土耳其作为主要输油管道的方向更好一些。在此考虑的不仅是经济类型的相同,还有试图减弱对俄罗斯的依赖以及加强同民族血缘接近的土耳其的联系,进而把土耳其作为中介加强同西方的关系。
在争夺选择里海石油运输路线的斗争中失利,对于俄罗斯来说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还意味着要失去对高加索地区的控制。考虑到目前自己经济的衰弱,俄罗斯转而利用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借助于使地区现存的分立主义运动、民族冲突愈演愈烈来迫使外高加索国家走进俄罗斯的利益范围。虽然它的这种政策对于俄罗斯本身并不有利,在车臣事件中也有所觉悟,但俄罗斯很难改变惯有的目的和方式。如果仔细地看一下,不难发现这样一些事实,即拟议中的输油管道路线所途经的地区,存在着或者潜伏着民族冲突或分立主义病灶(阿塞拜疆的卡拉巴赫,格鲁吉亚的扎瓦赫梯和阿扎尔,俄罗斯的达格斯坦和车臣,土耳其的库尔德人聚居区),以及在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部署着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就此应该推测到,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国家还不够稳固,在剧烈的分立活动持续不断的情况下,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输油管道,并独立自主地使里海石油顺利注入世界市场,必须经受非常严峻的考验。
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国际竞争,还可以包括欧洲联盟为把中国、远东经过中亚和外高加索同欧洲联系起来而制订的欧洲-哈萨克斯坦-中亚“运输走廊”计划,即在新时期恢复古代存在过的所谓的“丝绸之路”。计划中有敷设现代化的光缆通讯线路,建设新的运输动脉和使现存的铁路和公路动脉现代化,更新巴库-卡拉斯诺沃茨克(现为土库曼巴什)轮船渡口的技术设备,加固桥梁等等。如果这一计划完全实现,会在将来不断增加欧亚之间绕过俄罗斯的运输流量,从而减少俄罗斯在运输方面的收入,当然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中亚国家对俄罗斯在交通上的过分依赖。当俄罗斯是运输的垄断者时,俄罗斯把苛刻的运输和贸易条件强加给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试图运输田吉兹石油时同俄罗斯的垄断发生冲突,乌兹别克斯坦经过俄罗斯运出棉花有困难,土库曼斯坦出口天然气也有类似的问题。
在上述的“运输走廊”计划中,巴库处于关键的位置。它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它的轮船渡口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通往中亚的大门。历史上阿塞拜疆是具有穆斯林文化和东方传统的国家,但它也像同一血缘的土耳其一样,受欧洲的吸引,实际上它的社会在不断地西方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塞拜疆不仅是独特的桥梁,同时也是能够把欧洲的影响扩及到广阔的亚洲-穆斯林地区的文化传播者。当然,与阿塞拜疆接壤的、被排除在“运输走廊”方案之外的俄罗斯和伊朗,对这一计划的实施是疑虑重重的。俄罗斯和伊朗认为,“运输走廊”计划里有西方加强自己在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影响的企图,俄罗斯习惯上把这个地区看成是自己的后院,而伊朗把该地区视为潜在的能够接受伊斯兰激进的原教旨主义影响的地带。
阿塞拜疆现政权小心翼翼地实行着亲西方政策,这一政策取向遭致俄罗斯和伊朗不加掩饰的愤怒。
在这样的情况下,使阿塞拜疆重新回到俄罗斯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轨道的争斗,成为卡拉巴赫问题的主旋律。西方强国的态度让人感觉到努力通过各方的妥协和让步尽快实现对冲突的调解,来自西方国家高涨的经济热情,使外高加索地区有可能出现和平与稳定。俄罗斯的立场则要复杂得多。俄罗斯觉得不战不和、暂时停止冲突的状态对自己更合适,扮演居间调解的角色,为俄罗斯保持了在各方的对立中玩弄手腕的可能性。但是,对亚美尼亚方面的过分偏袒,包括达成军事协议和秘密地大量提供武器(据俄罗斯国家杜马公布的结论,武器的总价值超过10亿美元),借口车臣战争对阿塞拜疆实行封锁,俄罗斯也剥夺了自己向阿塞拜疆施加压力的某种杠杆。今天俄罗斯采用的外交手腕可以归结为:不作任何实质上的牺牲,迫使阿塞拜疆接受由俄罗斯把持对卡拉巴赫冲突的居间调解;为换取这种“调解”,阿塞拜疆还要接受俄罗斯额外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要求。因此,在俄罗斯降低要价并放弃单独控制卡拉巴赫调解进程(间接地通过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之前,阿塞拜疆会发展同西方强国的关系,努力通过增加西方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存在,以达到自己更能接受的力量平衡和得到另一种调解方式;在这种调解中阿塞拜疆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受到的损失最小。同时,阿塞拜疆要同那些经受过俄罗斯帝国政策压力的国家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如格鲁吉亚、乌克兰、波兰。
(孙壮志 摘译)
(责任编辑 江智武)
* 本文是应阿塞拜疆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塔梅尔兰·卡拉耶夫的委托摘要发表,原文题目为《独立的阿塞拜疆位于地缘政治利益交叉口》,作者系巴库政治和社会管理学院副教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